耕种帮种植技术 农资信息

水果种植技术蔬菜种植技术害虫大全
药材种植技术粮油种植技术杂草大全
频道分类 : 农业信息 有机农业 农业种植技术 粮油种植 蔬菜种植 水果种植 药材种植 杂草图谱 害虫图谱 肥料知识 农药知识 咨询解答 农业知识 栽培技术

玉米螟在棉花上的发生特点是什么?怎样防治?

2017-07-01 06:58 作者:李先生  

  
种植技术

    玉米螟在棉花上的发生特点是什么?怎样防治? (1)玉米螟在棉花上的发生特点:随着耕作制度的变革春玉米面积大量减少,麦棉套种面积逐年增加,甚至有的地方麦棉套种面种已占棉田面积的70%,*代玉米螟幼虫主要寄主随之由以春玉米为主向棉田转移。*代玉米螟在麦套棉田危害日趋严重,一般被害株率为10~20%,重者达50%以上。 玉米螟越冬成虫6月上旬出现,产卵在棉花叶背面,幼虫孵化后直接危害棉株的茎秆和嫩尖,呈点状小孔。3龄幼虫开始蛀茎危害,先在嫩头下或上部叶片的叶柄基部形成挂叶,自赘芽处蛀入,使嫩头或叶片凋萎。叶片枯死后幼虫向主茎蛀食,蛀孔以上的枝叶逐渐枯萎,蛀孔处有新鲜木屑。青铃出现后,幼虫转移危害青铃,常从青铃基部蛀入,可造成严重损失。 第二代玉米螟在棉田产卵多选择在1~5层下部叶片背面,尤以2~3层叶片为*多,可占总卵量的48.39%;第三代在1~7层叶片产卵,以2~4层叶片为*多。以棉茎为中心的内围卵量明显高于外围。幼虫孵化扩散后,先危害上部靠嫩头部位叶片,从叶柄基部蛀入,之后转移到嫩茎蛀食;随着虫龄增加,再蛀入中下部茎秆危害。第二代幼虫在棉株上蛀茎部位以5~10层叶片*为集中,其中以7层叶片*多;第三代幼虫在棉株上的蛀铃部位主要集中分布于4~8层叶片,占总数的59.79%,其中*多为6层叶片。 (2)棉田玉米螟的防治方法: ①春季及早处理越冬寄主,消灭越冬幼虫,压低虫源基数。 ②在棉田周围或棉田内种植春玉米诱杀带,每亩150~200株,引诱玉米螟成虫产卵,然后集中防治,以减轻对棉花的危害。 ③药剂防治,在卵孵化盛期,可喷洒50%对硫磷(1605)乳油或40%久效磷乳油1000~1500倍液。也可结合防治其他害虫兼治。

  
耕种帮提供实用种植技术
|查看最新肥料报价 | 查看最新杀虫剂报价 | 查看最新杀菌剂报价 | 查看最新除草剂报价 | 查看最新调节剂报价 |
上一篇:棉蚜有哪些发生特点? 下一篇:什么是野蛞蝓?棉田野蛞蝓用什么办法防治?
 
最新文章
导航

您还未登录,立即登录?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