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种帮种植技术 农资信息

水果种植技术蔬菜种植技术害虫大全
药材种植技术粮油种植技术杂草大全
频道分类 : 农业信息 有机农业 农业种植技术 粮油种植 蔬菜种植 水果种植 药材种植 杂草图谱 害虫图谱 肥料知识 农药知识 咨询解答 农业知识 栽培技术

棉珠蚧什么样?如何防治?

2017-07-01 06:53 作者:李先生  

  
种植技术

    棉珠蚧什么样?如何防治? 棉珠蚧又叫土珠子。以幼虫聚集在棉株根部吸食,使根部有许多小黑点,并出现裂纹,或根部肿大,根尖发黑,腐烂,棉株地上叶片发黄变红而脱落,上部叶片也逐渐凋萎,受害重的短期内叶片与茎秆枯死。棉珠蚧除危害棉花外,还可危害豆类、甘薯、玉米、高粱等作物及多种杂草。棉珠蚧主要在豆类和蓖麻、苍耳、酸模、刺儿菜、苦菜等根部完成其生活史。棉珠蚧一年发生1代。以珠体在土中集中在寄主根部附近越冬。 (1)形态特征: ①越冬珠形体。外壳坚硬,球形,深褐色,外包有白色蜡层,雌雄大小不等。 ②雌成虫。体长4.9~8.7毫米,宽4.2~6.5毫米。体白色,柔软粗壮而略圆,背面隆起,腹面较平,腿退化,体有黄褐色短毛和很多皱纹。头部有粗塔形触角1对,6节,上有感觉刺,末节端部有长刚毛1根。胸足3对,很短,前足发达,硬化,适于掘土。胸气门2对,生于中、后足的外侧上方,椭圆形,框褐色,内侧连着细长而末端膨大的棒,气门腔内有两列盘腺。腹气门8对,生于1~8节腹部侧面,*对位置较高。肛门两侧各有一长一短的骨化带。③雄成虫。体长2~3毫米,棕褐色。头部较小,复眼朱红色,大而在腹面相连接。触角栉齿状,7节,基部3节小,4~6节大,而且各有l旁枝,末节很长。口器退化,前胸大,白色柔韧,背板分为3条褐色横片。有发达的前翅1对,翅前缘黄褐色,只有2条不明显的纵脉。后翅退化为平衡棒。前足粗短适于开掘,中、后足较长。腹部6、7节背板有蜡腺,分泌出若干条长而直的白蜡丝,长达5~6毫米。④卵。长约0.5毫米,宽约0.3毫米,椭圆形,乳白色,外附白色蜡粉。孵化前可看到1对红点。 ⑤幼虫。1龄虫体长椭圆形,约1毫米,淡黄褐色,体节分明,遍体疏生刚毛,末节宽大而顶端斜截。眼点红色,大而显著。口器发达,喙短粗不分节,位于前足基节间,藏在体内的口针细长。有足3对,前足粗壮,适于开掘,中、后足细长,各足的转节都是2节,爪1个。气门8对,胸部2对,腹部第1~6节各1对。肛门近体末端。腹部末端有2条尾丝。小型珠体脱壳后变成3龄幼虫,形状与大型珠体脱壳后变成的雌成虫相似,但个体很小,体长约2.5毫米,触角明显较宽。 ⑥蛹。长约3毫米。初乳白色,后变灰白色至黄褐色,体形长而略扁。触角、足、翅芽均裸露。前足粗大而突伸。胸气门2对,前足后面的1对外露,中足后面的1对被掩盖。腹气门8对,除*对为翅芽所盖外,余均见于腹背板两侧。第6~7节背中央各有1群蜡腺,呈带状排列。 (2)防治方法: ①合理轮作,减少虫源。棉珠蚧严重地区,可与谷子、高粱等轮作,减少虫源。 ②多种杂草是棉珠蚧的寄主植物,清除田间地边杂草,特别是5~6月加强棉田中耕,可减少寄主。加强肥水管理,促使棉株生长健壮。 ③药剂防治,要抓住幼虫孵化后的扩散活动期。可用50%对硫磷(1605)乳油1000~1500倍液灌根。

  
耕种帮提供实用种植技术
|查看最新肥料报价 | 查看最新杀虫剂报价 | 查看最新杀菌剂报价 | 查看最新除草剂报价 | 查看最新调节剂报价 |
上一篇:如何根据棉红铃虫的发生规律进行防治? 下一篇:如何控制棉铃虫危害?
 
最新文章
导航

您还未登录,立即登录?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