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种帮种植技术 农资信息

水果种植技术蔬菜种植技术害虫大全
药材种植技术粮油种植技术杂草大全
频道分类 : 农业信息 有机农业 农业种植技术 粮油种植 蔬菜种植 水果种植 药材种植 杂草图谱 害虫图谱 肥料知识 农药知识 咨询解答 农业知识 栽培技术

棉铃虫的发生规律是什么?

2017-07-01 06:46 作者:李先生  

  
种植技术

    棉铃虫的发生规律是什么? (1)发生代数:棉铃虫在我国黄河流域棉区及其以北地区每年发生3~4代,长江流域棉区及华南棉区每年发生5~6代,个别地区可发生7代,冬季蛹不滞育。 (2)与耕作制度的关系:农业耕作栽培技术的改变,直接关系到棉铃虫食物营养条件和栖息环境的变化,对棉铃虫的存活、繁殖和危害程度影响很大。随着耕作栽培制度的改变,提高单位面积产量的需要,增加了复种指数、间种套作、各地吨粮田的开发、水月巴措施加大,小麦高产早熟品种的大量推广,既为棉铃虫提供了充足的食物营养条件,又为棉铃虫提供了良好的生态环境。*近几年棉铃虫特大暴发,与麦套棉面积的扩大,第四代棉铃虫的虫量加大,越冬虫量的基数加大是有较大关系的,(3)与气候条件关系:对棉铃虫*适宜的温度为25~28℃,相对湿度为70%以上。成虫产卵期需20℃以上的温度,如这时遇有寒流侵袭,成虫产卵活动受到影响,发生量将降低。8~9月份气温变化将影响秋季种群数量及越冬基数;秋季低温来临早,末代卵的孵化率和发生量降低。适于成虫羽化的土壤含水量为7.6%,土壤含水量达25%饱和状态时,蛹的死亡率达93.3%。大雨和暴雨对棉铃虫的卵和初孵幼虫极为不利。秋季雨量过多,雨期过长,对棉铃虫越冬不利,处于积水棉田中的越冬蛹可全部死亡。

  
耕种帮提供实用种植技术
|查看最新肥料报价 | 查看最新杀虫剂报价 | 查看最新杀菌剂报价 | 查看最新除草剂报价 | 查看最新调节剂报价 |
上一篇:棉苗立枯病、炭疽病、红腐病初次侵染来源有哪些? 下一篇:怎样掌握虫情及时防治棉花害虫?
 
最新文章
导航

您还未登录,立即登录?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