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椒是一种营养丰富颜色艳丽的优良蔬菜,其维生素含量是蔬菜中的状元,因其颜色靓丽,因此常作为配菜使用,因其生产上需要较长的生长周期,因此其价格一直居高不下。国外彩椒栽培技术已经非常成熟,然而国内因为生产设施上与国外有所差异,国外的技术不能完全照搬使用,因此在我们生产实践中总结出了适用于我们温室大棚生产彩椒的实用技术,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苗床准备。在播种前两周将预先将腐熟的鸡粪2000公斤/亩左右均匀地施在畦上,作为底(基)肥。用旋耕机翻耕或人工翻耕,耙碎整平,混匀
肥料。同时加入些枯草芽孢杆菌或者EM菌剂等微生物菌剂,可起到疏松土壤,增加土壤有益菌数量的作用。定植前将温室的窗、门关闭,进行高温闷棚7~10天,以杀灭温室内表土层的病虫。2、作畦定植。畦面宽为100~110cm,畦沟宽60~70cm,畦沟深20~25cm。每畦种植双行,定植行株距为75~80cm*45~50cm。定植苗龄为4~5片真叶。3、田间管理。定植后白天温度控制在23℃~28℃,夜间在15℃~18℃;开花坐果期白天最高温度不要超过30℃,夜温保持在17℃~18℃。温度过低或过高均对开花结果有较大的影响。植株采用吊线牵引固定。在植株的第一花下,选留两个健壮的枝作为主枝,在每条主枝的分枝处留一个枝及一个果,其余枝、花、果均及早去除,注意摘除畸形果,生长后期及时摘除植株下部的黄叶、老叶、病叶。定植前浇足底水或定植水,缓苗期不再浇水。生长期间可根据土壤湿度进行供水,注意控制浇水量,通常采用滴灌或浇小水,以保证植株不缺水,生长结果正常。在施足
基肥时一般不进行追肥,在生长的中、后期结合浇水进行少量多次的施肥。另外,彩椒容易发生钙缺乏,引起脐腐病,采用每周喷施一次0.2%的硝酸钙的方法可以有效杜绝缺钙现象发生。彩椒容易被菜青虫、蓟马、红蜘蛛、白粉虱、蚜虫等害虫危害,采用根部埋设
吡虫啉药片的方法,可以起到趋避害虫的作用。夏季栽培彩椒病害较少,但是要注意及时疏除老叶病叶,田间要通风透光,不可大水或者湿度过大,否则容易引起霜霉病、灰霉病等病害。4、采收。待彩椒变色后即可采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