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最新肥料报价 |
查看最新杀虫剂报价 |
查看最新杀菌剂报价 |
查看最新除草剂报价 |
查看最新调节剂报价 |
2017-06-30 21:04 作者:李先生
1.形态特征
成虫甚少,体长3.5毫米左右。全身淡黄色,在胸部小盾板上有两个小黑点。卵黄白色,肾形,长约0.5毫米。若虫刚孵化时为白色,长约0.6毫米,渐长大则为黄色。
2.发病规律
一年发生两代,以成虫在葡萄园附近的石缝、杂草中越冬。翌年4月开始为害梨桃叶,5月间随葡萄展叶转移到葡萄植株上并产卵。6月上旬孵化成幼虫,下旬变为成虫,到叶背产卵,7月中旬开始孵化变为成虫,此时虫口增多,为害也最严重。
3.症状特点
被害叶片先出现失绿的小白点,以后随之为害加重,白点互相连成为白斑,严重时叶片苍白早落,影昀产量、质量和花芽分化。此虫在管理粗放、通风不良、杂草丛生的葡萄园内发生较重。
4.防治方法
(1)秋后淸除园内的落叶及杂草烧毁;生长季节,加强夏季修剪,枝叶分布合理,通风透光,减少虫量。
(2)在春季成虫出蛰尚未产卵和5月中下旬第一代若虫发生期进行喷药防治。常用的药剂品种有50%敌敌畏乳剂2000倍液、50%乐果乳剂1500倍液、25%辛硫磷乳剂3000倍液等。据实验,30%乙酸甲胺磷(高灭磷)乳油500?600倍药液可有效地杀灭成虫、若虫和卵,且对人畜较为安全。
声明:内容来自农学专业学生供稿,仅作为种植技术推广普及,如有误或侵犯您的利益,可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感谢合作。
耕种帮种植网联系电话18577074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