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最新肥料报价 |
查看最新杀虫剂报价 |
查看最新杀菌剂报价 |
查看最新除草剂报价 |
查看最新调节剂报价 |
2017-06-30 20:52 作者:李先生
症状:染病植株一般先从外部叶片的叶尖出现黄色或黄褐色条斑并向叶鞘及内叶发展,植株生长缓慢,较正常植株矮小,假茎变软、腐烂,后期植株发黄枯死,受害组织呈灰黑色并出现灰白色菌丝体和黑色菌核。染病蒜瓣的受害处,初期表皮出现水渍状病斑,病斑组织下陷,边缘无色或浅褐色,凹陷处有白色菌丝,以后在组织内外产生黑色菌核,根部染病后,最初呈水渍状,以后变软、腐烂。病原菌属半知菌亚门小核菌属。菌核多为圆形,表面光滑。黑色,大小为0.5—1毫米,单生或互相重叠。菌核萌发时表面破裂,从中伸出菌丝。菌丝上生小瓶梗。小瓶梗上着生分生孢子。孢子圆形,透明。防治方法:1、避免连作,实行3—4年轮作。2、选择地下水位较低、排水良好的地块种植大蒜,加强松土保墒,降低地表湿度。3、经常进行田间检查,及时发现中心病株,在未形成菌核时连根带土挖出深埋。4、播种前,种瓣用1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或5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溶解,装在喷雾器中喷拌种瓣,晾干后播种。5、田间发病初期,喷50%速克灵可湿性粉剂1500—2000倍液,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400—500倍液。50%腐霉利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
声明:内容来自农学专业学生供稿,仅作为种植技术推广普及,如有误或侵犯您的利益,可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感谢合作。
耕种帮种植网联系电话18577074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