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种帮种植技术 农资信息

水果种植技术蔬菜种植技术害虫大全
药材种植技术粮油种植技术杂草大全
频道分类 : 农业信息 有机农业 农业种植技术 粮油种植 蔬菜种植 水果种植 药材种植 杂草图谱 害虫图谱 肥料知识 农药知识 咨询解答 农业知识 栽培技术

冬耕可灭棉铃虫

2016-05-21 09:11 作者:李先生  

农业种植技术 
冬耕可灭棉铃虫

  冬季耕翻既是棉花增产的重要措施,也是消灭越冬棉铃虫的有效方法。根据研究,棉铃虫一般在距地面2.5~6厘米(深的可达9厘米)处化蛹越冬,冬耕对棉铃虫具有多种杀灭作用:①破坏蛹室,改变蛹体的自然状态,降低翌春羽化率;②将部分虫蛹翻至地表,使其干死、冻死或被天敌啄食;③将部分虫蛹翻入土壤深层,使其不能正常羽化出土而被闷死,从而减少越冬虫源,其技术要求如下。

  1.冬耕时间 冬耕时间越早越好,一般在前茬作物收获后就要抓紧进行,大地封冻前(冻土层超过5厘米)耕完,以延长风化时间,提高灭虫效果,并有利于多接纳雨雪。大地封冻后耕翻,不仅耕作困难,耕地质量下降,灭虫效果也差。

  2.耕耙结合 冬耕前先耙一遍,耕翻后再细耙碎垡,可以蓄水保墒,并能耙死部分越冬虫蛹。据调查,棉田冬耕先耙,能耙死76%~85.6%的棉铃虫蛹,冬耕后蛹被埋入土壤深层,可使成活率降低86.4%~92.5%。另据山东省农科院观测,冬耕后接着耙地,春季5厘米土层含水量为16.4%,而未耙的仅8.2%。

  3.耕翻深度 冬季耕翻,耕翻深度应在10厘米以上,冬耕越深,灭虫效果越好。

  4.耕后灌水:冬耕后接着冬灌或春灌,不仅能沉实、风化土壤,而且还能提高越冬蛹的死亡率。据中国农科院研究,土壤相对含水量在40%时,棉铃虫蛹死亡率为35.7%,成虫羽化率为40%;土壤含水量在70%时,棉铃虫蛹死亡率为463%,成虫羽化率为33.3%;当土壤含水量达到饱和状态时,蛹的死亡率为100%。另有资料表明,冬耕冬灌的地块,棉铃虫越冬死亡率在80%左右,只耕不灌的地块越冬死亡率60%~70%,不耕不灌的地块只有30%~40%。

  另外,由于棉铃虫成虫飞翔能力强,冬耕灭虫必须大面积进行才能有效。除预留的棉花白茬地外,麦田套种行、果园空白地也要进行冬耕。

耕种帮提供实用种植技术
|查看最新肥料报价 | 查看最新杀虫剂报价 | 查看最新杀菌剂报价 | 查看最新除草剂报价 | 查看最新调节剂报价 |
上一篇:果树常用的无公害农药 下一篇:农药混用应注意什么
 
最新文章
导航

您还未登录,立即登录?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