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种帮种植技术 农资信息

水果种植技术蔬菜种植技术害虫大全
药材种植技术粮油种植技术杂草大全
频道分类 : 农业信息 有机农业 农业种植技术 粮油种植 蔬菜种植 水果种植 药材种植 杂草图谱 害虫图谱 肥料知识 农药知识 咨询解答 农业知识 栽培技术

水灾过后要注意水稻细菌性基腐病的防治

2017-06-29 22:33 作者:李先生  

  
农业种植技术

水稻细菌性基腐病在我县发生不多,但受这次水灾的影响,已开始发生。据江南农技站在马路新村调查,发生水稻细菌性基腐病8亩,特别是受洪灾的深泥冷浸田和未进行晒田的水稻容易发生此病。广大农户应注意水稻田间肥水管理,并加强综合防治。一、症状表现水稻细菌性基腐病一般在分蘖至灌浆期发生,分蘖期可出现零星病株,病株茎基部的叶鞘上产生水渍状病斑,逐渐向上扩展,形成边缘深褐色、中间枯白色的不规则大病斑,茎基部变灰黑色,有时节间出现黑褐色纵条斑,严重病株先从心叶青枯卷曲,最后枯黄,似螟虫造成的“枯心”状。病害后期病株茎基部和根部变黑并逐渐腐烂,地上部自上而下逐渐枯死。有时病株基部茎节上长出倒生根。病株易齐泥拔断,洗净后用手挤压可见乳白色混浊细菌菌脓溢出,有恶臭味。田间发生时,远望去可见到每穴内有若干株稻株开始萎缩,发病田间呈一簇一簇。大田发病一般有3个明显高峰,即分蘖期进入第一次发病高峰,以“枯心型”病株为主;孕穗期为第二次发病高峰,以“剥死型”病株为主;抽穗灌浆期为第三次发病高峰,以“青枯型”病株为主。继后出现枯孕穗、白穗等症状。二、发病规律细菌可在病稻草、病稻桩和杂草上越冬。病菌从叶片上水孔、伤口及叶鞘和根系伤口侵入,以根部或茎基部伤口侵入为主。侵入后在根基的气孔中系统感染,在整个生育期重复侵染。分蘖末期不脱水或烤田过度易发病。地势低,粘重土壤通气性差发病重。抽穗前期也可发病,而且是直接影响产量。三、防治方法1、播种前进行种子消毒,可用50%氯溴异氰尿酸可溶性粉剂兑水1000倍液浸种24-48小时,焚烧发病稻草,不得还田。2、在插秧前进行苗期杀菌,喷施50%氯溴异氰尿酸500倍液或喷施稻病立克水剂300-500倍液喷雾。3、本田期要合理施用氮肥,不要过量施氮,增加钾肥用量,可提高水稻对基腐病的抵抗力。4、药剂防治:用50%氯溴异氰尿酸、叶枯宁、农用抗菌120、农用链霉素、铜高尚、噻菌铜等药剂进行防治。并撒生石灰综合土壤酸性抑制病菌,减轻危害。在喷施杀菌剂农药的同时,增加磷钾肥施用。注意:视病情发生程度交叉用药,5-7天左右任选用一种药剂喷雾一次,病情严重的田块连续喷雾2-3次。此外田间还需保持浅水层,改善植株根部条件,以降低发病程度。5、防止基腐病扩散传播,还要进行合理排灌,要每个田块要单排单灌,不得串灌。

  

耕种帮提供实用种植技术
|查看最新肥料报价 | 查看最新杀虫剂报价 | 查看最新杀菌剂报价 | 查看最新除草剂报价 | 查看最新调节剂报价 |
上一篇:夏玉米提倡适期机收 下一篇:玉米大斑病的防治措施
 
最新文章
导航

您还未登录,立即登录?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