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树
肥料的正确使用,是生产无公害果品的关键环节之一。农业部去年颁布实施的国家农业行业标准,对生产绿色食品(果品)的
肥料使用准则也做了明确的规定,要求施肥原则要以有机肥为主,
化肥为辅,保持或增加土壤肥力及土壤微生物活性,同时所使用的
肥料不应对果园环境和果实品质产生不良影响。 现结合标准的实施和果品生产对
肥料的需求,阐述一下果树
肥料及其使用。 一、
肥料种类 允许使用的
肥料种类1、
农家肥料:
农家肥料指就地取材、就地使用的各种有机
肥料。它由含有大量生物物质、动植物残体、排泄物和生物废物等积制而成,含有丰富的有机质和腐殖质及果树所需要的各种常量元素和微量元素,还含有激素、维生素和抗生素等。其主要包括堆肥、沤肥、厩肥、沼气肥、绿肥、作物秸秆肥、泥肥和饼肥等。2、商品
肥料:商品
肥料是指按国家法规规定,受国家
肥料部门管理,以商品形式出售的
肥料。包括商品有机肥、腐殖酸类肥、微生物肥、有机
复合肥、无机(矿质)肥和
叶面肥等。其主要是以动植物残体、排泄物、其它生物废料、以及病殖物类物质为原料加工成有机
肥料,或者是矿物质物理或化学工业方式制成无机盐形式的
肥料。3、其他
肥料:指不含有毒物质的食品、纺织工业的有机副产品,以及骨粉、骨胶废渣、氨基酸残渣、家禽家畜加工废料、糖厂废料等有机物制成的,经农业部门登记允许使用的
肥料。 二、施肥方法 (一)早施多施
基肥目前大多数果园有机质不到1%,部分果园甚至在0.5%以下,远远达不到优质丰产园的要求,因此必须增加
基肥用量。如果同时考虑到树体生长与改良土壤的双重需要,有机肥的施用量应掌握在每斤果2-3斤肥的标准。所以一个亩产1500公斤左右的中产果园,有机肥的用量不可少于3000公斤。施
基肥最适宜时期是采果前后,弱树采果前施,壮树采果后施。其次是春季花穗刚抽发时施。山区干旱又无水浇的果园,因施用
基肥后不能立即灌水,所以,
基肥也可在雨季趁雨施用。但有机肥一定是充分腐熟的
肥料,施肥速度要快,并注意不伤粗根。在有机肥源不足时,一方面可将秸秆杂草等作为补充与有机肥混合使用,另一方面,有限的有机肥还是要遵循保证局部、保证根系集中分布层的原则,采用集中穴施,以充分发挥有机肥的肥效。集中穴施,就是从树冠边缘向里挖深50厘米,直径30-40厘米左右的穴,数目以肥量而定,然后将有机肥与土以1:3或再加一些秸秆混匀,填入穴中再浇水。另外磷
钾肥甚至锌肥、铁肥等可与有机肥混合施用,以提高其利用率。 (二)合理追肥1、适当追施
氮肥:氮是果树生长与结果的基础,在一定限度内增施
氮肥可以明显地改善叶片的光合性能,增进树势和产量。
氮肥的适宜用量应根据土壤的肥沃程度、保肥能力及树体类型综合考虑确定,一般1-2年树,每次每株可追
尿素50-100克,3-4年生树150-200克,5-6年以后的树体,一般每亩每次追肥不可超过15公斤
尿素,每亩每年的
尿素用量在30-45公斤左右。2、因地追氮:在有机质不足的条件下,对瘠薄地适当追速效
氮肥,可以明显地改善叶片的光合性能,从而提高了树体光合产物的积累水平,起到了“以氮增碳”的作用。不同土壤的追氮方法也不相同。春季追氮后一般10-15天
肥料开始发生作用,夏季一般5-7天,秋季介于二者之间,这主要与土壤有机质水平和吸附能力而异。一般追肥20天以后(高温季节)
肥料效果就不太显著了。有机质含量低,保肥力差的山沙瘠薄地,养分随水淋失严重,
肥料的有效期更短,而且常在7-8月份雨季造成土壤脱氮。因此山沙地追肥应勤施少施,以水中养分能渗到根系的集中分布层为宜。3、因树追肥:果树根系吸收养分以后,养分分配受营养中心的限制,即养分优先运往代谢最活跃的部位,而且进一步促进这个部位的生长发育。如新梢旺长时追肥,
肥料多进入新梢旺长部位,而且进一步促进旺长,而梢叶停长后,旺长部位的中心优势减弱或消失,追肥的养分进入各器官的差异减少,分配比较均衡,对树冠的弱势部位(如短枝)辅养作用就相对大些,有利于芽的分化。生长较弱的树,包括“小老树”,为了加强枝叶生长,应当着重在新梢正长时供应养分,最好在萌芽前,新梢的初长期分次追肥,追肥结合灌水,促进新梢生长,使弱枝转强。生长旺而花少或徒长不结果的树,为了缓和枝叶过旺生长,促进短枝分化芽,应当避开旺长期,而在新梢停长后追肥。施肥种类上也应因树制宜加以调节。 (三)根外施肥果树根外追肥是将
肥料直接喷施在树体地上部枝叶上,可以弥补根系吸收的不足或作为应急措施。根外喷肥不受新根数量多少和土壤理化特性等因素的干扰,直接进入枝叶中,有利于更快地改变树体营养状况。而且根外追肥后,养分的分配不受生长中心的限制,分配均衡,有利于树势的缓和及弱势部位的促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