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6-29 08:35 作者:李先生
玉米大小斑病是玉米地主要病害之一,主要为害叶片,严重时也为害叶鞘和包叶。植株感病后,先从底部叶片开始发生,逐步向上扩展,同一片叶,大小斑可混合发生,或多个病斑互相连片。发病严重时,叶片干枯,叶绿素减少,光合作用下降,影响籽粒灌浆。一般地块减产15%~20%,严重的减产达50%以上,对玉米产量影响很大。(一)玉米大斑病症状及防治方法主要为害叶片,严重时波及叶鞘和包叶。田间发病始于下部叶片,逐渐向上发展。发病初期为水渍状青灰色小点,后沿叶脉向两边发展,形成中央黄褐色、边缘深褐色的梭形或纺锤形的大斑,湿度大时病斑愈合成大片,斑上产生灰黑色霉状物,致病不纵裂或枯黄萎蔫,果穗包叶染病,病斑不规则。温度18~22℃,高湿,尤以多雨多雾或连阴雨天气,可引起该病流行。用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每亩50~100g,兑水50kg进行喷雾。或使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每亩100g,兑水50kg进行喷雾。(二)玉米小斑病症状及防治方法主要为害叶、茎、穗、籽等,病斑椭圆形、长方形或纺锤形,黄褐色、灰褐色。有时病斑上具轮纹,高温条件下病斑出现暗绿色浸润区,病斑呈黄褐色坏死小点。高温高于25℃和雨日多的条件,一般发病重。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每亩100g,兑水50kg进行喷雾。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每亩100g,兑水50kg进行喷雾。
声明:内容来自农学专业学生供稿,仅作为种植技术推广普及,如有误或侵犯您的利益,可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感谢合作。
耕种帮种植网联系电话18577074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