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6-29 07:49 作者:李先生
据调查,当前各村均已出现稻瘟病中心病株(塘)和稻飞虱黄塘症状,现就水稻后期病虫防治提出防治措施意见。一、稻瘟病的识别:叶瘟,多从叶尖或叶上部发生,初发时针头状,后扩展为纺锤形(梭形)病斑中间呈褐色或灰白色,外围黄色。穗颈瘟和枝梗瘟,发生于穗颈、穗轴和枝梗上,病斑围绕穗颈、穗轴和枝梗向上、下扩展,呈黄白色、褐色或黑色,穗颈瘟发病早形成全白穗,发病迟的则谷粒不饱满,群众俗称其为“阴爪谷”“勾头”。二、叶瘟和穗颈瘟的化学药剂防治措施:1、40%稻瘟灵乳油80-120克/亩;2、70%甲硫.三环唑可湿性粉剂50克/亩;3、30%三环.氟环唑悬浮剂30-50毫升/亩;4、75%三环唑30克/亩。 在叶瘟初发时任选以上一种药剂兑水30-45公斤喷雾,一般10天施药一次,连续2次。预防穗颈瘟,以感病品种,多肥田为主要对象,掌握破口初期(群众俗称为冒冷穗时)、齐穗期时打两次药,任选以上一种药剂兑水60公斤喷雾,重病田喷药3次,间隔时间10天。为延缓抗性和延长农药的使用寿命,药剂应交替使用。三、稻曲病,群众俗称“火烟苞”。稻曲病以预防为主,最佳时机:一是全田1/3以上茎秆最后一片叶子全部抽出,即俗称“大打包”或者“大肚期”时用药(约距出穗时间5-7天左右),此时正是病菌的初侵染高峰期;二是齐穗期,亩用:1、30%苯甲.丙环唑乳油10-15毫升;2、12.5%氟环唑悬浮剂20-30毫升;3、43%戊唑醇悬浮剂20-30毫升;4、10%己唑醇悬浮剂30毫升;5、24%噻呋酰胺悬浮剂13毫升.以上药剂可任选一种兑水45公斤喷雾,连续两次。为延缓抗性和延长农药的使用寿命,药剂应交替使用。可结合穗颈瘟一起防治。四、稻飞虱严重时常形成黄塘,外部叶片发黄枯死,稻苗不长,并在下部叶片孳生大量煤烟(群众俗称“锅烟”),可观察到大量形似虱子的虫子爬在稻叶上,危害严重时造成减产。防治可选用:1、50%噻虫嗪水分散剂5-10克/亩;2、50吡蚜酮分散剂10-15克/亩;3、50%烯啶虫胺水分散剂5-10克/亩;4、70%吡虫啉水分散剂5克-10亩。任选以上一种药剂兑水30-45公斤喷雾,重点喷下部叶片,一般10天施药一次,连续2次。为延缓抗性和延长农药的使用寿命,药剂应交替使用。
声明:内容来自农学专业学生供稿,仅作为种植技术推广普及,如有误或侵犯您的利益,可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感谢合作。
耕种帮种植网联系电话18577074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