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禄丰县经济作物工作站结合当地气候特点及产业发展优势,积极探索山区蔬菜作物种植,大力开展白菜新品种、新技术的引进示范推广,全力推动山区贫困群众增产增收。图为6月23日,和平镇九头山苗族菜农正在移栽新引进的大白菜新品种“83—1”、“德高117”。首该病主要危害果实、叶和新梢。叶部受害,幼叶先发病、黑褐色圆形斑点,后逐渐扩大,形成近圆形或不规则形病斑,中心灰白至灰褐色,边缘黑褐色,有时有轮纹。病叶即焦枯、畸形,早期脱落。天气潮湿时,病斑表面产生黑色霉层。即病菌的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果实受害,果面出现一至数个黑色斑点,渐扩大,颜色变浅,形成浅褐至灰褐色圆形病斑,略凹陷。发病后期病果畸形、龟裂,裂缝可深达果心,果面和裂缝内产生黑霉,并常常引起落果。果实近成熟期染病,前期表现与幼果相似,但病斑较大黑褐色,后期果肉软腐而脱落。新梢发病,病斑圆形或椭圆形、纺锤形、淡褐色或黑褐色、略凹陷、易折断。病菌以分生孢子和菌丝体在被害枝梢、病叶、病果和落于地面的病残体上越冬。第二年春季产生分生孢子后借风雨传播,从气孔、皮孔和直接侵入寄主组织引起初侵染。初侵染发病后病菌可在田间引起再侵染。一般4月下旬开始发病,嫩叶极易受害。6~7月如遇多雨,更易流行。地势低洼、偏施
化肥或
肥料不足,修剪不合理,树势衰弱以及梨网蝽、蚜虫猖獗危害等不利因素均可加重该病的流行危害。防治方法:1、清除越冬菌原:在梨树落叶后至萌芽前,清除果园内的落叶、落果,剪除有病枝条并集中烧毁深埋2、加强果园管理:合理施肥,增强树势,提高抗病能力。低洼果园雨季及时排水。重病树要重剪,以增进通风透光。选栽抗病力强的品种。3、药剂防治:发芽前喷波美5度石硫合剂混合药液,铲除树上越冬病菌。生长期喷药预防保护叶和果实,一般从5月上中旬开始第一次喷药,15天至20天喷一次,连喷4~6次。常用药剂有:50%
异菌脲(扑海因)可湿性粉剂、10%多氧霉素(宝丽安)1000~1500倍液对黑斑病效果最好,75%
百菌清、90%
三乙膦酸铝、65%
代森锌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