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6-28 07:10 作者:李先生
1、危害症状:二化螟俗称蛀心虫、钻心虫、蛀干虫、属鳞翅目、螟蛾科。二化螟初孵幼虫群集叶鞘内取食,造成枯梢,后分散蛀茎为害,在分蘖期蛀入形成枯心苗;孕穗期蛀人造成枯孕穗;露穗到扬花期咬断穗颈,形成白穗;灌浆乳熟期为害造成虫伤株。2.发生规律:二化螟l年发生1~2代,主要以老熟幼虫在稻桩、稻草、三棱草和其他杂草内越冬。翌年5月,越冬幼虫开始化蛹,以后羽化为成虫。幼虫6月下旬至7月上旬开始为害,形成枯心苗、枯梢、白穗等受害状;10月潜伏越冬;成虫有强的趋光性,雌蛾喜欢在嫩绿、高大的植株上产卵,卵块主要产在叶正面离叶尖3~6厘米处;幼虫的食性很复杂,除为害水稻外,还钻蛀高梁、玉米、稗草、芦苇等为害;幼虫具有群集性、转株为害、选择化蛹场所等习性。3.防治方法(1)农业防治。由于二化螟食性复杂,越冬场地多,所以在冬季或旱春季要尽早处理稻桩、稻草、田边杂草消灭越冬幼虫;春季化蛹高峰期稻田灌l0厘米以上深水3~4天,可淹死大量蛹以及老熟幼虫。(2)药剂防治。二化螟防治策略通常采取“重治一代,酌情防治第二代”。当第一代枯鞘株率超过3%,第二代枯心株率超过0.1%时,需要进行防治,防治适期是当二化螟处于低龄幼虫期。防治药剂可选2%阿维菌素、20%三唑磷乳油、阿维.三唑磷合剂等内吸型化学药剂兑水喷雾,
声明:内容来自农学专业学生供稿,仅作为种植技术推广普及,如有误或侵犯您的利益,可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感谢合作。
耕种帮种植网联系电话18577074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