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种帮种植技术 农资信息

水果种植技术蔬菜种植技术害虫大全
药材种植技术粮油种植技术杂草大全
频道分类 : 农业信息 有机农业 农业种植技术 粮油种植 蔬菜种植 水果种植 药材种植 杂草图谱 害虫图谱 肥料知识 农药知识 咨询解答 农业知识 栽培技术

花生生产栽培技术

2017-06-28 06:42 作者:李先生  

  
农业种植技术
一、因地制宜选用品种。北方春播花生,选用增产潜力大、生育期130-140天的中晚熟大果型品种,包括高产优质的油用型、食品加工型、出口型等专用品种。在选择品种时,还要注意选用高抗品种和适应机械化收获的品种。  二、适时抢墒播种。地温稳定在12℃以上,土壤相对含水量以70%-75%开始播种为宜。播种前10-15天剥壳,剥壳前带壳晒种2-3天,剔出霉变、破损、发芽的种子。播种前每亩种子(15-17kg)用高巧(60%吡虫啉种衣剂)30毫升+适乐时(2.5%咯菌腈)25毫升+水250毫升或高巧(60%吡虫啉拌种剂)30毫升+卫福(20%萎锈灵+20%福美双)40毫升+水250毫升,可有效防治土传病害(根腐病、茎腐病、冠腐病等)和地下害虫。  三、科学施肥浇水。酸性土壤用石灰等生理碱性含钙肥料,碱性土壤可施石膏等生理酸性含钙肥料,连作土壤可增施石灰氮、生物菌肥等,能显著减少土壤中病菌、虫卵数量,平衡土壤微生物种群,提高土壤肥力。墒情好播种的,幼苗期一般不需浇水,适当干旱有利于根系发育,提高植株抗旱耐涝能力,也有利于缩短第一、二节间距,便于果针下扎,增加饱果率。生育中期(花针期和结荚期)是花生对水分反应最敏感的时期,也是一生需水量最多的时期,此期干旱对产量影响大,当植株叶片中午前后出现萎焉时,应及时浇水。生育后期(饱果期)遇旱应及时小水浅浇,防止植株早衰及黄曲霉毒素污染。浇水不宜在高温时段进行,否则容易引起烂果。  四、加强田间管理。一是从幼苗即主茎有4片复叶开始,应及时检查理顺横生的侧枝,使其健壮发育,开花前要进行2-3次。二是适时中耕除草。露栽花生播种覆土后用乙草胺喷施地面。三是适度化学调控。当植株生长至30-35厘米时,对表现旺长田块用多效唑烯效唑等生长调节剂进行控制,要严格按调节剂使用说明施用。 五、加强病害防控。北方种植花生主要病害是叶斑病和网斑病及疮痂病。叶斑病和网斑病可在播种后75~80天左右喷施32.5%阿米妙收(20%嘧菌酯+12.5%苯醚甲环唑)2000倍液或百泰(60%吡唑醚菌酯?代森联)600倍液3次,每隔10~14天喷施一次,亩施30公斤药液;疮痂病可在始花期喷施10%苯醚甲环唑10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2次,每隔7~10天喷施一次,以达到防控的效果。  
耕种帮提供实用种植技术
|查看最新肥料报价 | 查看最新杀虫剂报价 | 查看最新杀菌剂报价 | 查看最新除草剂报价 | 查看最新调节剂报价 |
上一篇:玉米促早熟宝增产技术措施 下一篇:农药减量和安全使用的新举措
 
最新文章
导航

您还未登录,立即登录?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