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5-13 14:41 作者:李先生
大栗鳃金龟图片,大栗鳃金龟长怎么样?大栗鳃金龟怎么防治,大栗鳃金龟用什么药最有效?大栗鳃金龟的危害是什么,有什么症状?大栗鳃金龟的发生因素有哪些,什么时候发生?以下耕种帮种植网就作简单介绍,供网友们参考。
一、中文名称:大栗鳃金龟
二、别名:大栗金龟子
三、学名:Melolonthahippocastani mongolica
四、分部地区:分布于中国的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自治区、山西、河北、甘肃、陕西和四川。
五、危害作物:玉米、小麦、青棵、油菜、豌豆、甜菜、马铃薯及苹果、林木等。
六、危害方式:咀嚼式口器
七、危害症状:以幼虫为害玉米、小麦、大麦、马铃薯、油菜、豌豆幼苗。成虫严重为害云杉、杉树和桦、杨等树木,幼虫严重为害大田作物(如青稞、小麦、豌豆、马铃薯、玉米、甜菜等)和苗圃中的苗木,常导致毁种重播或颗粒无收。
八、形态特征:
体长 25.7 ~31.5毫米,体阔11.8~15.3毫米。大型甲虫。雄体狭长,雌体较短阔。体色黑、黑褐或深褐,常有墨绿色金属光泽。鞘翅、触角及各足跗节以下棕色或褐色,鞘翅边缘黑色。腹部第1至第5腹板侧端有乳白色三角形斑。头阔大,唇基长,略呈矩形,密布具毛刻点,头面上具毛刻,点中央大而稀,四周细而密;触角10节,鳃片部雄体7节,长大弯曲;雌体6节,短小。前胸背板横阔,中有宽浅纵沟,沟内密生长毛似马鬃,沟侧几光滑,两侧刻点具密毛,齐后缘有一长毛三角形区,侧缘钝角形扩展,前侧角近直角形,后侧角向侧敞出锐角形。小盾片半椭圆形。鞘翅纵肋Ⅰ、Ⅱ、Ⅳ高而明显,Ⅲ可辨或消失,密布乳白色针状毛,肩凸、端凸发达。臀板大,三角形,端部常明显延伸呈柄状,延伸部雄体长而宽狭不一,雌体则细短甚或不见。胸下密被绒毛,后胸前侧片与后侧片密被乳白鳞片,腹部密被乳白伏毛。前足胫节外缘2齿(雄)或3齿(雌)。爪下有1垂直生爪齿。
九、发生规律:
四川甘孜 6年完成 1代,幼虫越冬 5次,成虫越冬 1次,康定 5年完成 1代。越冬成虫于5月上旬开始出土,5月中旬达盛期。5月下旬开始交配产卵,卵期45~66天,7~8月孵出幼虫。10月份逐渐下移到40cm以下的土层中越冬,越冬幼虫于次年4月上旬开始上升到表土层取食为害,如此经过4年,第5年6月下旬幼虫开始老熟,并继续越冬,幼虫期长达58个月。第6年6月中旬至7月上旬,幼虫在土中作土室化蛹,蛹期是60~72天。8月上旬到9月中旬羽化为成虫,成虫当年并不出土,10月开始越冬。成虫出土后,飞到苹果和附近树上取食交尾,成虫喜在晴天傍晚8~9时出土,飞翔时发出类似于飞机马达的响声,雨天或气温低于12℃时,成虫不出上或很少出土。成虫在果园和林内的分布规律大体是林缘多于腹地,沟边多于当风坡地。有的白天潜伏在枝叶丛中取食,全天都可以见到成虫飞翔,以下午16~22时最盛,主要是雄虫寻找雌虫交尾,成虫有假死性和趋光性。分布上限为4200m,成虫有多次取食和重复交配的现象,交尾后雌成虫有飞回原出土地产卵的习性。6~7月间,雄雌成虫先后死去,成虫寿命长达10个月左右。雌成虫喜欢在冲积的砂壤土中产卵,砂壤土和石砂土中比较少,每雌产卵14~47粒,卵产于13~26cm的土层中,呈堆状,每堆平均有21粒。土壤含水量在20%左右时,最适于卵的生活和发育。初龄幼虫主要取食腐殖质及植物须根。由于成虫产卵成堆,一年中幼虫有成团为害的现象,苗木受害更严重。在幼虫阶段的5年中,第1年不为害或为害很轻,第2~4年为害果苗和农作物,猖撅为害在第4年,第5年的为害较轻。幼虫生活在土中,因季节气温的变化,垂直移动很明显,10月中旬开始下移,翌年4月中旬以后又开始上升到5~15crn的土层中活动。幼虫第5次越冬后,在20~30crn的土层中作上室,土室椭圆形,长2.4~2.7mm,直径1.9~2.3cm,老熟幼虫潜伏其中化蛹。该种是川西主要地下害虫。成虫严重为害云杉、杉树和桦、杨等树木,幼虫严重为害大田作物(如青稞、小麦、豌豆、马铃薯、玉米、甜菜等)和苗圃中的苗木,常导致毁种重播或颗粒无收。生活史很长,需 5~6年完成一代。幼虫越冬5次,成虫越冬1次,越冬成虫于5月下旬开始出土交配产卵,雌虫能多次交尾,多次产卵。
十、防治方法:
要选用50%辛硫磷乳油1000倍液、25%爱卡士乳油1000倍液、40%乐果乳油1000倍液、30%敌百虫乳油500倍液或80%敌百虫可溶性粉剂1000倍液喷洒或灌杀。
声明:内容来自农学专业学生供稿,仅作为种植技术推广普及,如有误或侵犯您的利益,可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感谢合作。
耕种帮种植网联系电话18577074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