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段时间我县降雨频繁,日照不足,适温多湿的气候条件对水稻稻瘟病的发生流行非常有利。我站于5月30日——6月2日对全县早稻田进行普查,发现稻瘟病已在青树嘴、三仙湖、茅草街、中鱼口等老病区发生流行,发病品种以02优916、湘早籼6号、24号等为主。普查统计,平均病蔸率0.8%,平均病叶率0.1%,发生最重的丘块病叶率达10%。据气象部门预报,我县6月上旬仍降雨频繁,有利于稻瘟病的流行。稻瘟病在水稻生育期均可发生,一旦流行为害损失严重,甚至失收。近年来,我县稻瘟病发病范围扩大、发病品种增多、流行时期拉长、成灾风险加大、为害损失加重。特别是去年,全县仅早稻发病面积就达1.3万亩,成灾面积0.5万亩,田间菌源充足,除湘早籼6号、24号等易感品种外,大面积种植的湘早籼45也已成为感病品种。当前适宜的气候条件极易引发稻瘟病大面积流行成灾。为此,各乡镇要高度警惕,搞好田间调查监测,特别是要搞好稻瘟病老病区、感病品种田的普查,及时全面掌握田间发生情况,把握稻瘟病易预防、难治疗的特点,科学指导,严防稻瘟病大面积流行成灾。防治适期:对出现稻瘟病病斑的田要及时施药防治(隔7~10天连续施药两次)。水稻破口前期与齐穗期要切实抓好感病品种和老病区穗颈稻瘟的预防。防治药剂:可选用
嘧菌酯?
苯醚甲环唑、吡唑醚菌脂(稻清)、三环唑、
春雷霉素、稻瘟灵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