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由于小春油菜种植面积的扩大以及水稻旱育稀植技术的推广,界头镇90%农户采用小春油菜田作水稻秧床,随之而来的是秧床再生油菜普遍发生,据调查平均密度为16株/米²,严重田块密度达28株/米²以上,再生油菜严重影响了水稻小秧正常生长。针对这一情况,提出防治建议供参考。一、农业防治:1、人工除菜。小秧立针,油菜有两片子叶时,及时进行人工拔除,拔除的油菜可直接踩入秧田作
肥料,也可带回家中作饲料。2、以水除菜。水稻小秧立针并揭膜炼苗后,采用白天浅水灌溉,夜间深水灌溉,连续5-6天,可使刚出苗的油菜窒息死亡,7天后转入正常管理。二、化学防治:油菜属阔叶类作物,在小秧3-4叶时,每亩选用36%唑草酮?
苯磺隆可湿性粉剂4克或用20%的二甲四氯100克,兑水30千克均匀喷雾。喷药时注意田间湿润,用药量一定要准确,最好采用二次稀释技术,施药时均匀分解药量,做到不重喷,不漏喷,确保足量用水。选择无风或微风天气用药,喷药后注意器械清洗,以免对其它作物喷药时造成药害。施药7天后,油菜基本接近死亡,亩施速效
氮肥尿素3-5公斤,促进秧苗快速恢复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