疆夜蛾图片,疆夜蛾长怎么样?疆夜蛾怎么防治,疆夜蛾用什么药最有效?疆夜蛾的危害是什么,有什么症状?疆夜蛾的发生因素有哪些,什么时候发生?以下耕种帮种植网就作简单介绍,供网友们参考。
一、中文名称:疆夜蛾
二、别名:绛色地老虎、土蚕、切根虫
三、学名:Peridroma saucia
四、分部地区:分布于湖南(湘西)、甘肃、宁夏、四川、云南、西藏;叙利亚,伊朗,土耳其,欧洲,非洲北部,美洲。
五、危害作物:为害各种春播作物、蔬菜、果树等。
六、危害方式:咀嚼式口器
七、危害症状:幼虫在三龄前昼夜为害,四龄后昼伏夜出为害根际,幼虫咬断地表处根茎部致整株枯死。
八、形态特征:
1、成虫:翅展47~50毫米,体长20~26毫米。头胸部灰褐色,腹部绛褐色,触角线状,喙发达,额成平截圆锥形有凸起边缘。前翅前半部绛色,后半部黑色褐色,外缘有8个小黑点,肾状纹及环状纹呈银灰色;后翅灰白色,翅脉及近外缘灰黑色。
2、卵:扁圆形,直径鸡0.5毫米,高约0.5毫米。表面有纵横隆线,呈颗粒状,初产时为乳白色,以后逐渐变为黄色,孵化前呈黑褐色。
3、幼虫:体色陆龄期而变化,老熟幼虫头部黑褐色,胸腹部绛色,背线明显,表皮粗糙,唇基略呈半月形,第5腹节背面有明显的黑色斑,向前逐渐减弱,成等边三角形,臀板呈黄褐色。
4、蛹:体长17~22毫米,宽6~7毫米。赤褐色,有光泽。下鄂末端鸡与翅芽末端相齐,仲达第4腹节中部。腹部圆筒形,第5~7节各节背面前缘深褐色,具有粗大的刻点,延伸至气门附近;腹部末端臀棘短,具短棘一对。
九、发生规律:
疆夜蛾成虫有强烈的趋化性,对香甜等物质特别嗜好。成虫取食多在天黑后至23时前进行。成虫出土后1~4日内交配,交配以20~23时最盛。雌蛾一生可交配1~2次,最多有交配4次的。
雌蛾交配后2~4天内产卵,每头雌蛾产卵200~500粒,最多可产千余粒。
十、防治方法:
用80%敌敌畏乳油1800倍液,90%敌百虫1000倍液,于成虫盛发后20天进行喷雾,特别严重的可于第一次喷药后10天左右,再喷一次。
以上就是耕种帮种植网对疆夜蛾的介绍及防治方法,如您有更好的见解请在下方留言告诉我们。
声明:内容来自农学专业学生供稿,仅作为种植技术推广普及,如有误或侵犯您的利益,可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感谢合作。
耕种帮种植网联系电话18577074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