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水稻发生情况自5月中旬以来,赤水市降雨与常年持平,但雨日数多,湿度大、温度偏高,为农作物病虫害的发生提供了有利条件,有利于病虫害的发生危害。根据今年的气候特点,结合前一阶段两迁害虫迁入情况,对6-8月以第二代二化螟、稻瘟病、“两迁”害虫为主,作如下预测:下一阶段水稻螟虫(大螟、二化螟第二代幼虫)中等发生,发生面积4万亩次,危害盛期在分蘖至拔节期和孕穗抽穗期;“两迁”害虫之一稻飞虱中等偏重发生,发生面积6万亩次。其中白背飞虱发生面积5.5万亩,发生高峰期为6月下旬至7月下旬;褐飞虱发生面积0.5万亩,发生高峰期为7月下旬至8月中旬;稻纵螟轻发生,发生面积0.2万亩次,发生高峰期为7月中下旬;稻秆潜蝇:中等发生,发生面积0.5万亩左右,以第二代危害稻穗,主害期在7月上中旬;稻直纹弄蝶(稻苞虫):中等发生,发生面积0.5万亩左右,长沙、旺隆、白云等局部地区发生较重,存在蔓延危害的可能;水稻叶瘟预计中等发生,发生面积0.5万亩次,穗颈瘟中等偏重发生,预计发生面积0.7万亩次;纹枯病:中等发生,局部偏重发生,发生面积2万亩次,流行盛期在水稻孕穗以后,以低海拔稻区的高肥田发病重;稻曲病:中等发生,发生面积约1万亩,半高山以上地区发生较重,流行盛期在7月中下旬至8月上旬。主要依据:一是今年“两迁”害虫,稻飞虱总体迁入量比上年高。白背飞虱迁入始期5月10日,同去年相同,迁入量为首个高峰期在5月20日,日迁入量为4头,第2个迁入高峰在5月27日,日迁入量4头,第3个迁入高峰在5月31日,日迁入量为8头,第4个迁入高峰在6月1日,日迁入量为22头;褐飞虱迁入始期为5月27日,比上年晚9天,首次迁入量为4头,第2个迁入高峰在5月31日,迁入量为10头,第3个迁入高峰在6月1日,日迁入量为20头。稻纵卷叶螟在6月14日前灯下观测未见迁入。二是天气连续雨天多,预计后期天气:6月上旬和下旬、7月上旬和下旬、8月中旬。期间多大雨、暴雨等强降水天气过程,局地有大暴雨,局部洪涝灾害重。干旱主要出现在7月中旬到8月上旬,有轻到中等强度的伏旱,局地干旱强度较重。气候有利于作物生长,同时也利于病虫害的发生为害。目前经市农牧局植保站5月下旬至6月上旬,分别在官渡、天台、大同、复兴、丙安等乡镇调查,稻飞虱田间一般虫量为50--620头/百丛,最高达890头/百丛。稻纵卷叶螟田间赶蛾,未见成虫,田边杂草未见成虫,目前田块未见卷叶危害。二化螟田间虫量为6100/亩。稻叶瘟目前在个别乡镇个别田块有零星发生,主要品种部分优质稻和糯稻。防治办法:稻飞虱的防治:当田间虫量达防治指标(白背飞虱1000头/百丛、褐飞虱500头/百丛)时,亩用17.5%噻嗪.杀虫单悬浮液35克兑水40公斤喷雾;亩用10%
吡虫啉20g兑水40kg喷雾;亩用10%叶蝉散100g兑水40kg喷雾;10%醚菊酯悬浮剂100ml兑水40公斤喷雾;25%飞施宝可湿性粉剂20克兑水45公斤。喷雾时尽量喷到植株中下部,以提高防治效果。稻纵卷叶螟的防治:亩用40%氯虫.
噻虫嗪(福戈)6-8克兑水45公斤喷雾;或每亩用10%氟虫双酰胺?阿维菌素SC(稻腾)30ml兑水45L进行机动喷雾;亩用3%甲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30克兑水45公斤兑水50—60公斤喷雾。稻瘟病的预防:70%三环唑可湿性粉剂100克+40%稻瘟灵乳油100亳升/亩(或25%
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0克)兑水40公斤,在水稻破口期和灌浆期各喷一次。可以兼治纹枯病和稻曲病。二化螟防治:可亩用杀虫双水剂36-45g或
三唑磷20g,兑水50g喷雾,长期使用杀虫双或杀虫单时可适当更换新药;50%杀螟松每亩100g兑水50kg喷雾;20%螟死净乳油和40%螟克清乳油,用100—150毫升/亩兑水5O公斤喷雾;20%
三唑磷?阿维菌素(虫无影)乳油,用5O一7O毫升/亩兑水50公斤喷雾。以上药剂任选取一种即可,可以兼治其稻杆蝇及稻苞虫等害虫。纹枯病防治办法:亩用5%井冈霉素水剂200~350毫升,兑水45千克常规喷雾或亩用20%爱可(烯肟?
戊唑醇)35-66ml兑水45千克喷雾,可兼治稻瘟病。二、玉米发生情况玉米病虫害发生主要有玉米螟、大、小斑病、纹枯病。发生面积为3.8万亩,其中第二代玉米螟发生面积为1.5万亩,危害盛期为6月下旬至7月中旬;大小斑病(晚播玉米)发生面积为0.5万亩,发生盛期为7月上中旬;纹枯病发生面积为1.5万亩,危害盛期连续阴雨时发生。防治方法:玉米螟用50%杀螟松每亩100g兑水50kg喷雾;20%螟死净乳油和40%螟克清乳油,用100—150毫升/亩兑水5O公斤喷雾;20%
三唑磷?阿维菌素(虫无影)乳油,用5O一7O毫升/亩兑水50公斤喷雾。以上药剂任选取一种即可;纹枯病亩用5%井冈霉素水剂200~350毫升,兑水60千克喷雾,喷植株基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