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瘟病是我县水稻生产上危害最大的一种流行性、灾害性病害。稻瘟病在整个水稻生育期都会发生,根据受害时期和部位的不同,可分为苗瘟、叶瘟、节瘟、穗颈瘟和谷粒瘟等。叶瘟在整个生育期都能发生,分蘖盛期为害较重,叶瘟流行直接影响水稻正常生长,严重时“做蔸”,导致水稻减产甚至绝收。结合品种布局,预计今年叶瘟中等发生(3级),发生面积0.8万亩。一、叶瘟发生动态进入6月份以来,雨日偏多,中温、高湿等天气极有利于稻瘟病的发生。据县植保植检站对各乡镇部分稻田进行调查,稻叶瘟已零星发生,发生面积0.031万亩,平均病叶率8.3,最高19.7%;平均病情指数2.3,最高5.8,发病品种主要是优质稻。二、预报依据(一)品种抗性:据不完全统计,全县推广种植的水稻品种多达63余个,其中优质稻种植面积较大,有利于稻叶瘟的发生和流行。(二)作物长势:目前水稻生育期大多数为分蘖盛期,植株株嫩绿,抗病性弱,有利于稻叶瘟的浸染流行。(三)气候因素:根据州气象台发布的气象预报,6-8月份平均气温略高,总降雨略多,目前水稻正处分蘖盛期,高温多湿有利于稻叶瘟发生流行为害。三、防治建议目前阴雨天气多,水稻已进入分蘖期,正是叶瘟发生高峰期,稻瘟病的预防刻不容缓,为此,各地务必高度重视,建议各乡镇农技站及时组织科技人员深入稻田调查,密切关注稻叶瘟发生发展动态,以易感品种作为重点调查对象,如发现流行势头,及时组织农户搞好统防统治。四、防治方法防治方法:亩用75%三环唑可湿性粉剂20~30克;或用40%稻瘟灵80~100毫升;或2%
春雷霉素水剂(可湿粉剂)100~150克兑水45公斤均匀喷雾,一周后再防治一次,防治效果可达到9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