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水稻正处于育秧阶段,各乡镇农业服务中心要抓住关键时期,认真抓好秧田期稻飞虱防治和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的预防。 1.加强监测预警,及时发布信息:根据目前稻飞虱虫口密度较高的实际,今年稻飞虱和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有加重发生态势。各乡镇农业服务中心在秧田期加大普查力度,掌握病虫害发生发展动态,及时发布防控预警,指导大面积防治工作的开展,确保大春水稻生产顺利进行。2.积极开展宣传指导和培训,充分利用电视、广播等形式,及时发布病虫情信息,让广大农民充分认识秧田期稻飞虱潜在的威胁和白背飞虱传播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病毒的危害,提高防控的自觉性。利用专题培训、现场技术指导、农民田间学校等方式,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技术培训,使广大农民掌握药剂选择方法、防治关键期、施药技术等,从而提高防治效果,减少
农药残留。3.根据当地情况,总结经验,积极采取有效的防控措施,切实抓好防虫网全程覆盖育秧、药剂拌种育秧以及“送嫁药”等技术措施的落实,以达到“治虫防病”、“治秧田保大田”、“治前期保后期”的目的。药剂拌种:可用25%吡蚜酮可湿性粉剂8g/Kg干种+30%毒氟磷可湿性粉剂4g/Kg拌种;35%丁硫克百威种子处理干粉剂10g/Kg干种+30%毒氟磷可湿性粉剂4g/Kg干种拌种。秧田期:移栽前3-5天,喷施25%吡蚜酮可湿性粉剂25克/亩+30%毒氟磷可湿性粉剂60克/亩,降低缓苗期感病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