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圃地的土壤,以砂质土为宜,应提前施入基把约每667.7平方米5000公斤,加过磷酸钙每667.7平方米50千克,翻耕,灌足水,以免扦插后浇水次数过多,影响土壤温度上升。捡净地里的砖头、作物根茬、杂草、废弃的地膜等杂物。缺铁的地区施入适量的硫酸亚铁。做畦高15厘米,宽50厘米,长10米、畦间距30厘米,上覆宽90厘米的地膜,在畦两端及两侧开小沟,将地膜拉紧压严(杂草多的可在覆膜前喷施
除草剂)。插前浇足底水。扦插前,取出冬藏的枝条,剪成15厘米长含二三个饱满芽的插条。剪插条时,在枝条上端离芽1厘米处剪成平口。下端剪成斜口,以增加与土壤的接触面,有利于生根,又便于识别插条的上下端,以免倒插。为促进插条生根,将剪好的插条进行分级,尽量把长短粗细一致的捆在一起,每捆50根,使下端对齐,放入清水中浸泡12至24小时。浸泡时间长短,根据插条失水程度而定,剪口较鲜绿的失水少,浸泡时间可短些,剪口发白的失水多,浸泡时间可长些。然后用禁乙酸每升200至800毫克浸泡插条基部2至4厘米,3分钟。取出阴干,待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