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用优种 选用适合本地区种植的通过国家或省级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的品种。我地抗旱耐盐碱瘠品种有冀麦32、晋麦47、沧麦6002和沧麦6005等。选用经过提纯复壮的种子,纯度不低于99.9%,净度不低于99.0%,发芽率不低于85%,水分不高于13.0%。 2、种子处理 种子选用2%
戊唑醇(立克莠)按种子量的0.1%~0.15%拌种,或20%
三唑酮按种子量的0.15%拌种;地下害虫发生较重的地块,选用40%甲基异柳磷乳油按种子量的0.2%拌种;病、虫混发地块用以上
杀菌剂+
杀虫剂混合拌种。 3、深松耕蓄墒、耙压保墒 同一块地2~3年进行一次深松、耕,一般耕深25~28cm。旱地麦播种前秋耕,必须要做到随收、随耕、随耙、随播、随镇压,防止土壤跑墒,为小麦适时秋播保全苗创造良好的土壤环境。 4、施足底肥 提倡
肥料底施,包括有机肥、
氮肥、
磷肥、
钾肥等在耕地时作底肥一次翻入。为培肥地力,一般亩施
农家肥 2000kg ,二铵25 -30kg ,
尿素10~ 15kg ,
硫酸钾 10kg 、硫酸锌 1kg 。 5.播种期 最佳播期为 9月28日 至 10月5日 ,要力争早播。播种适宜平均气温16— 18℃ ,耕层适宜土壤相对湿度60%以上。按照有墒不等时的原则,采取多耙提墒、抢墒早播。 6、播量 旱麦播量白露节不宜超过20斤;秋分节播种量25—30斤;寒露节30—40斤。我地常年以秋分节播种为好。 7、播种形式 旱地麦的播种形式主要是条播等行距播种,行距一般20~ 22cm 。般播种深度3~ 5cm 。播种后根据墒情适当镇压,晴天、中午播种,墒情稍差的,要马上镇压;早晨、傍晚或阴天播种,墒情好的,可待表层土壤适当散墒泛白后镇压。镇压后最好耙耥一遍,保证表层煊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