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种帮种植技术 农资信息

水果种植技术蔬菜种植技术害虫大全
药材种植技术粮油种植技术杂草大全
频道分类 : 农业信息 有机农业 农业种植技术 粮油种植 蔬菜种植 水果种植 药材种植 杂草图谱 害虫图谱 肥料知识 农药知识 咨询解答 农业知识 栽培技术

小麦白粉病的发生与防治

2017-06-23 06:20 作者:李先生  

  
农业种植技术

今年春天的持续低温多雨天气,造成了小麦白粉病的大面积发生,那么如何识别与防治呢?1.危害症状。小麦白粉病在小麦各个生育期都有可能发生。病菌主要危害叶片,严重时也可危害叶鞘、茎秆和穗部。一般叶片正面的病斑比叶片背面的多,下部叶片比上部叶片受害重。发病最严重时,整个植株从下到上均被灰白色的霉层覆盖。2.发生条件。小麦白粉病发生的适宜温度为15℃~20℃,低于10℃发病缓慢。相对湿度大于70%有可能造成病害流行。特别是4月份雨量较多的年份,田间湿度大,5月上旬阴雨连绵极易造成小麦白粉病流行。如果又碰上小麦生长后期雨量偏多分布均匀,温度又偏低,将延长白粉病的流行期,加重病情。3.防治方案。(1)肥水管理。改良土壤,提高肥料的利用率。做好小麦的冬灌,春季结合追肥浇好水。根据品种特性合理密植,不要种植太密。另外播前做好拌种,选择优质抗病品种。(2)药剂防治。小麦白粉病以预防为主或在发病初期用药剂防治。可结合防治小麦吸浆虫、麦蚜,每亩用粉锈宁有效成分7~10克,或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100克,或用12.5%禾果利可湿性粉剂20~30克,对水30~50公斤喷雾防治,喷雾时注意打透植株下部叶片。注意用水量较为关键,同剂量、同一药剂用水量不少于30公斤,防治效果明显,时隔7~10天再喷一次,以增强防治效果。  

耕种帮提供实用种植技术
|查看最新肥料报价 | 查看最新杀虫剂报价 | 查看最新杀菌剂报价 | 查看最新除草剂报价 | 查看最新调节剂报价 |
上一篇:改变大棚种植习惯 下一篇:蔬菜老棚土壤改良
 
最新文章
导航

您还未登录,立即登录?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