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徒长苗徒长苗也叫高脚苗,茎细,节间长,叶片稀少,叶薄而大,叶色淡绿,组织柔嫩,根系不发达,抗病力及抗逆性差,光合水平低,定植后缓苗慢,成活率低。原因:光照不足,夜温过高,
氮肥和水分过多;播种密度过大,苗相互拥挤而徒长;苗出齐前后,温度管理不善,床温过高。对策:苗床选择在背风向阳的地方,保持薄膜洁净,提高透光率,增强光照。尽量少用遮阳网。及时通风,适当降低夜温,严格控制湿度,使夜温保持在15℃-18℃。稀播,及时间苗、移苗,防止苗拥挤。氮、磷、
钾肥配合使用。用生长抑制剂控制徒长,如喷施2000-4000毫克/公斤的比久。二、老化苗生长缓慢或停滞,根系老化生锈,茎矮化,节间短,叶片小而厚,叶色深暗无光泽,组织脆硬无弹性,定植后发棵慢、长势弱、产量低,如黄瓜的“花打顶”现象,就是老化苗或小老苗的典型症状。原因:床土过干,床温过低,苗龄过长,营养不足,水分控制过严,炼苗过度;用育苗钵育苗时,因与地下水隔断,浇水不及时而造成土壤严重缺水,加速秧苗老化。对策:蹲苗要适度,低温炼苗时间不能过长,水分供应适宜,浇水后及时通风降湿。发现老化苗,除注意温湿度正常管理外,可以喷洒10-30毫克/公斤的
赤霉素溶液,或喷施叶面宝等。三、“闪苗”和“闷苗”秧苗不能迅速适应温湿度的剧烈变化,而导致猛烈失水,并造成叶缘干枯,叶色变白,甚至叶片干裂。通风过猛、降湿过快的称为“闪苗”,而升温过快、通风不及时所造成的凋萎,称为“闷苗”。原因:前者是猛然通风,苗床内外空气交换剧烈,引起床内湿度骤然下降。后者是低温、高湿、弱光下营养消耗过多,抗逆性差,久阴骤晴,升温过快,通风不及时而不适应。对策:通风应从背风面开口,通风口由小到大,时间由短到长。阴雨天气尤其是连阴天应隔苫揭苫,边揭边盖。并用
磷酸二氢钾溶液叶面喷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