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秋播,我市麦油播栽面积基本稳定,全市小麦面积在69.5万亩左右,油菜面积在15.5万亩左右。受上熟水稻生育进程推迟,腾茬较晚和异常气候的影响,今年秋播质量差于往年。1、小麦播种进展缓慢,晚麦面积大。据统计,11月5日前,全市小麦播种面积仅28万亩,占小麦面积的40%,到目前止,全市尚有4万多亩水稻未收割,6万多亩小麦未播种,其播种持续时间长和晚麦面积大是多年来少有的。2、早播小麦出苗好,但部分田块苗多且有旺长趋势。10下旬至11月初播种的小麦由于气温适宜,土壤湿润出苗较好,但过量播种的田块,基本苗较多,部分田块基本苗超过了30万,近期的阴雨寡照天气,麦苗还出现窜长现象。3、三沟配套差,抗灾基础薄弱。由于大面积播种采取穿雨隙抢播,大部分田块播后未能及时配套沟系。初步调查分析目前全市三沟健全面积不足40%,部分田块开的是“锄头沟”、“犁头沟”,中西部地区更有实心种麦现象,这类田块稍有降水就会出现涝渍灾害。此外,连阴雨天气还影响了秋播化除,目前已化除面积仅占应化除面积的70%。少数沟系不健全的麦田还因
除草剂使用不当造成了药害。针对今年秋收秋种进展慢,连阴雨天气较多的特点,各地要充分认识当前收、种、培工作的严峻形势,把秋收、秋种和一种就管作为当前农业工作的首要任务,集中精力,集中机械,突击做好抢收、抢种、抢培,努力做到弱苗争壮,晚苗争早,为明年夏熟丰收奠定基础。1、抓住晴好天气,突击抢收抢种。据气象部门预报,11月25日我市将转为晴好天气,没有收种结束的地区要抓住晴好天气,突击做好收种工作,力争28日前完成收种任务。目前“小雪节”已过,为应对迟播,各地可采取以下措施减轻迟播对夏熟生产的影响。一是有大麦种源的农户尽可能种植大麦。二是推广免耕播种,防止旋耕播种带来的烂耕烂种,确保一播全苗。三是推广浸种催芽播种。通过浸种催芽缩短出苗时间,实现晚中争早。四是适当增加播量。当前播种的小麦田播量控制在18-20公斤。2、坚持因苗制宜,落实促控措施。今年三麦播期较长,苗情差异较大,各地要根据当前苗情特点,做好分类指导。一是对出苗较差,基本苗严重不足的田块要迅速查苗补种。二是对
基肥施用不足或秸秆还田田块
基肥中缺少速效
氮肥的要施好苗肥。一般每亩麦田用
尿素4-5公斤。三是秸秆还田后土壤镇压效果不好的田块可在土壤水分适宜时补镇压或增施灰肥以弥合土缝减轻冬季冻害。四是对稻套麦和播种过量的早小麦有旺长趋势的可在小麦的三叶期至拔节前喷施15%
多效唑每亩50-60克,以控旺促壮。3、增强忧患意识,完善配套水系。我市地处沿江地区,小麦、油菜生长期间,气象灾害较多,我们一定要增强忧患意识,清醒地看到我市抗灾工作中存在的薄弱环节,克服侥幸心理,牢固树立抗灾夺丰收的思想,扎实抓好抗灾措施的落实。当前防灾关键是健全麦田沟系,要抓住有利时机,突击配套三沟,对未开沟的田块要突击开沟,已开墒沟的要发动群众加开腰沟、围沟。村、组干部要增强服务意识,强化统的职能,外三沟的清理要统一放样、统一时间、集中开挖,全面加深疏通,确保水系畅通。4、抓好秋季化除,控制杂草为害。麦田秋季化除不仅除草效果好,而且安全系数高。各镇、街道要按照植保部门的意见,在寒潮过后抓住晴暖天气,组织农户突击做好秋季化除工作,力争所有麦田普遍喷药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