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配制
农药应采用二次稀释法,因为
农药经过两次稀释能够充分的溶解。使用背负式喷雾器时,为了方便可以在药桶内直接进行二次稀释。先将喷雾器内加少量的水,再加放适量的药液,充分摇匀,然后再补足水混匀使用。 用机动喷雾机具进行大面积施药时,可用较大一些的容器,如桶等进行母液一级稀释。二级稀释时可放在喷雾器药桶内进行配制,混匀使用。2.使用
农药一是把握好用药时期。绝大多数病虫害尤其是病害,在发病初期,症状很轻,如棉花枯萎病,病害初期用络氨铜、乙蒜素、三氯异氰尿酸等
杀菌剂灌根效果好,大面积暴发后,即使连续多次用药,防治也比较困难。棉铃虫等害虫在三龄以前容易防治,等到大龄后,防治困难,用药量大,但效果不好。因此,多数杀菌、
杀虫剂不是效果不好,而是错过了最佳使用时间。比如由于今春温度低,麦蚜发生晚,可是后来蚜量上升速度快,有的农户开始没引起重视,等到蚜量上来后,再去治,就比较困难了,这时候蚜量高的地块百株蚜量达到5万头,穗发黑,油株严重,这时候用药量是早防治的几倍,但效果不理想。二是把握好用药量、用水量。一些农民朋友在使用
农药时,为减少工作量,往往多加药少用水。也就是惜水不惜药,舍得用药,舍不得用水。其实,在
农药有效浓度内,效果好坏取决于药液的覆盖度,如喷施土壤封闭
除草剂时,必须加大对水量,以便形成封闭膜,否则药液只呈点状分布,达不到封闭除草的效果。在喷施杀虫、
杀菌剂时,充足的用水量十分必要,因为虫卵、病菌多集中于叶背面、邻近根系的土壤中,如果施药时用水量少,就很难做到整株喷透,死角中的残卵、残菌很容易再次暴发。一味加大
农药使用浓度会强化病菌、害虫的耐药性,超过安全浓度还会发生药害。因此,单纯提高药液浓度,往往适得其反。如去年伏蚜发生严重,其中一个主要原因就是防治时药液用量不足,下部叶片上的蚜虫治不住没有防治到,而蚜虫繁殖快,两天以后蚜量又上来了,所以就出现了两三天一遍药却控制不住的情况。三是注意轮换用药。再好的
农药品种也不能长期连续使用。因为,在一个地区,长期单一使用某一种
农药,必然会引起效果下降,导致防治对象产生抗药性,正确的做法是轮换使用不同种类的
农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