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麦具有高产、优质、抗逆性强、增产潜力大等优点。但大麦从播种到收获需进行精细的管理才能达到苗齐、苗壮、适度分蘖、粒大饱满,实现增产增收。 一、播前准备 1、选用优良的新品种。种子是决定大麦丰产的关键,是取得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保障。应选择适应本地的高产抗病、抗倒伏丰产性好的优良品种,如:云大麦2号、S500等。 2、严格种子处理。播前晒种和种子处理,播前晒种1—2天,提高发芽率和发芽势。播前用50%的
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或15%粉锈灵可湿性粉剂拌种,每亩用种量10—15公斤用50克药剂拌种,防止种子带菌传播。对防治大麦条纹叶枯病、黑穗病、赤霉病、网斑病和白粉病均有较好效果。 二、精细整地、施足底肥 每亩撒施腐熟
农家肥2000—3000公斤,然后耕翻,耕翻每亩施20—30公斤
复合肥后耙平理厢,整地要求做到田平土细。 三、适时播种,合理密植 1、播种节令:我县的最佳播种节令是“立冬”节令即11月8日至11月23日,应按时播种,播种后在种子上面盖土3厘米左右,盖严种子即可。 2、合理密植:播种量和密度要根据种子千粒重确定,一般每亩播种量7—10公斤,机播增加到10—15公斤,播种要均匀,确保苗整齐。 四、田间管理 1、化学除草,一般采用麦田专用除剂和人工除草,化学除草可选用70%的麦苗净,每亩70克加水50公斤均匀喷雾。 2、追肥:早施分蘖,巧拔节肥。分蘖肥要早施,在麦苗“二叶一心”期每亩施
尿素7—10公斤,
硫酸钾5公斤。拔节肥根据苗情少施或不施以免
氮肥过多造成倒伏。施肥要结合灌水进行。 3、灌好四次水:一是出苗水、二是分蘖防冻水、三是拔节孕穗水、四是灌浆水。灌水要做到速灌速排。 4、防治病虫害虫:主要是防蚜虫于大麦乳熟初期进行防治。 5、适时收获:大麦于黄熟期进行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