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我县小麦播种适时,播期集中,播种进度块,半冬性、弱春性搭配合理,配方施肥面积大,播种基础整体较好,但仍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一是10月份麦播期间,气温持续偏高,无有效降雨,土壤失墒较快,导致部分麦田口墒较差,影响小麦出苗;小麦10月10日以后播种麦田口墒不足;对抢墒播种的砂姜黑土田块出苗较差,随浇蒙头水的田块,出苗不齐;11月5-7日降水30毫米,11月份累计降水60㎜以上,虽然旱情解除,缺苗断垄田少,但是阴雨天气较多,光照不足,地上与地下发育不协调,叶片细长,二是整地质量差,旋耕深度在15公分以下,耕层较虚,导致播种深度在5公分以上,跑风漏气,不利小麦抗旱、抗冻,而且影响根系下扎。三是播量大,在全县90%以上的田块播量在20多斤以上,甚至播量在30斤以上,导致麦苗出现的“拥挤效应”,苗质量差,抗异能力下降,给后期管理造成被动。四是冻害严重:11月24日-2.8℃、25日-6.7℃、26日-5.2℃、27日-2.6℃持续4天出现低温天气,由于10月底-11月中旬气温低、光照少,今年小麦生长量普遍不足,苗质差,体内糖分积累少,抗寒能力下将,加之,部分田块整地质量差,土壤不踏实,加剧冻害发生。据农业局调查我县小麦冻害大部分为一级冻害,部分叶片受冻害干枯死亡,据近期农业局调查县苗情见下表。小麦播总面积84万亩与去年持平,一类苗面积66.6万亩,较去年66.8万亩,减少0.2万亩;亩群体78.4万头,较去年80.1,减少1.7头;分蘖2.9个,较去年3.2,减少0.3个;次生根(条)5.6,较去年6.1,减少0.5条;主茎叶龄(片)5.8,较去年6片,减少0.2片;二类苗面积(万亩)8.2,较去年7.0万亩,增加1.2万亩,亩群体(万头)60.8,较去年62.6万头,减少1.8头;分蘖(个)2.2,较去年2.6个,减少0.4个,次生根(条)3.9,较去年4.2条,减少0.3条;主茎叶龄(片)4.8,较去年5.3片,减少0.5片;三类苗面积(万亩)7.6,较去年6.8万亩,增加0.8万亩;亩群体(万头)36.1,较去年38.9万头,减少2.8万头,分蘖(个)1,较去年1.2个,减少0.2个,次生根(条)2,较去年2.1条,减少0.1条,主茎叶龄(片)3,较去年3.1片,减少0.1片;旺长苗面积(万亩)1.6,较去年3.4万亩,减少-1.8万亩,亩群体(万头)82.1,较去年91.8万头,减少-9.7万头,分蘖(个)3.2,较去年3.9个,减少-0.7个,次生根(条)5.1,较去年6条,减少-0.9条,主茎叶龄(片)6.2,较去年6.3片,减少-0.1片。由此可见,今年我县苗情不如去年,和常年也有差别,必须加强管理,促进苗情转化,确保明年小麦丰收。目前“冬至”将到,全县小麦正值分蘖盛期,为不失时机切实抓好冬前麦田管理,促进麦苗正常生长,培育壮苗,确保安全越冬,特提出如下冬前麦田管理技术意见。一、适墒中耕、镇压。冬前要对麦田普遍进行中耕,尤其是在每次降雨或浇水后适时中耕保墒,破除板结,灭除杂草,促根蘖健壮发育。对群体过大过旺麦田,可采取深中耕或镇压的措施,控旺转壮,对秸秆还田、旋耕播种、土壤悬空不实的地块必须进行镇压踏实土壤,确保麦苗安全越冬。二、因苗制宜,科学运筹肥水。由于十一月份阴雨天较多,光照不足,苗情较差,加上下旬强冷空气影响,大部分麦田冻害较重,群体与个体发育较差,应加强冬前麦田管理。对底肥施用不足的麦田,应在冬前分蘖盛期结合浇水或降雨雪亩追施尿素8~10公斤。对底肥充足、群体适宜、生长正常的麦田冬前一般不再追肥。三、抓住有利时机,搞好病虫草害防治。一是对部分苗期受地下虫危害较重的麦田,及时进行药剂灌根。二是对小麦纹枯病、全蚀病发生严重的地块,可喷一次三唑酮,抑制冬季侵染,降低早春麦田发病程度。三是在12月中下旬(日均气温在5℃以上)进行化学除草,化除一定要针对除草对象选用除草剂,亩用水量40-60公斤。防除猪秧秧、繁缕等阔叶杂草可选用苄嘧磺隆、苯磺隆、氯氟吡氧乙酸等除草剂;防除野燕麦等禾本科杂草可选用精恶唑禾草灵(严禁用于大麦田)或精恶唑禾草灵+苯磺隆进行防除。四、要严防畜禽啃食麦苗。叶片是麦苗的营养器官,畜禽啃食麦苗,既不利于麦苗安全越冬,也不利于小麦多成穗、成大穗,各地要搞好宣传,防止畜禽啃食麦苗。
?
声明:内容来自农学专业学生供稿,仅作为种植技术推广普及,如有误或侵犯您的利益,可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感谢合作。
耕种帮种植网联系电话18577074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