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6-21 21:17 作者:李先生
灰斑病在苗期几乎不发生,多在玉米抽雄初期发病,灌浆至乳熟期进入发病高峰,空气湿度大时容易发病。防治上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以农业防治为主,化学防治为辅。 1、选种抗病品种是最重要的防病措施 2、清除田间病株残体 玉米收获后,及时清除田间病株病叶等残体,集中烧毁,减少翌年田间初侵染源,减少发病机会。农家肥要经过充分腐熟后才能施用。 3、开沟排水 四周开沟排水,达到雨后田间无积水,避免造成田间高温高湿环境,是防病的重要措施之一。 4、合理密植,实行规格化种植,增加田间通风透光度。 5、平衡施肥,促使玉米健壮生长,提高抗病能力 氮磷钾配合施用:亩施1500―2000公斤农家肥,50公斤普钙作底肥;苗期(3―4叶期)每亩追施硫酸钾10公斤,尿素10――12公斤;6―7叶期每亩追施20―28公斤尿素作拔节肥;9―12叶期(大喇叭口期)视土壤肥力情况,亩施30―40公斤尿素作攻穗肥,抽穗扬花后喷施磷酸二氢钾作粒肥。 6、药剂防治:根据玉米灰斑病发生、发展和为害特点,主要在玉米大喇叭口期、抽雄穗期和灌浆初期等3个关键时期进行药剂防治,在喷药时最好先从玉米下部叶片向上部叶片喷施,以每个叶片喷湿为准。药剂可选用80%代森锰锌粉剂500倍液;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800倍液;25%丙环唑1500倍液;50%甲基硫菌灵或70%进口甲基托布津500倍液;等药剂交替喷雾防治,7~10天后再施1次药,共施2―3次可达到较好的防效。
声明:内容来自农学专业学生供稿,仅作为种植技术推广普及,如有误或侵犯您的利益,可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感谢合作。
耕种帮种植网联系电话18577074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