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种帮种植技术 农资信息

水果种植技术蔬菜种植技术害虫大全
药材种植技术粮油种植技术杂草大全
频道分类 : 农业信息 有机农业 农业种植技术 粮油种植 蔬菜种植 水果种植 药材种植 杂草图谱 害虫图谱 肥料知识 农药知识 咨询解答 农业知识 栽培技术

应增强农民科学使用农药意识

2017-06-21 20:24 作者:李先生  

  
农业种植技术
下乡的过程中经常听到农民朋友抱怨:“田里发生了病虫害,打了多少遍药也不管事”,他们经常抱怨如今使用农药成本越来越高,收到的效果却不是很好。的确,目前农村存在着花钱买药、受累打药,到头来却没见到什么效果的现象。作为农业技术员,我参考了很多这方面的资料,也做了认真归纳总结。究其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一、农民用药时机把握不准。只有了解病虫发生的规律,适时用药,方能奏效。例如治螟虫必须在卵孵高峰期用药,如果等到蚁螟已蛀入茎秆,出现了枯心、白穗、死穗等再来用药,肯定防效不佳。在这可以记住一句顺口溜——治虫不见虫,药打卵高峰。二、施药方法不当。田间病虫的发生、危害和栖息在作物上都有一个危害部位,这个特定的部位,便是我们农药这支箭应该射中的靶。射不中靶,农药防效就差。如防治钻心虫要对准心叶喷药,防治稻飞虱和纹枯病要对着稻株下部喷药,稻纵卷叶螟、叶稻瘟、白叶枯病等要向上部叶片喷药。三、病虫抗性不断增加。病菌和害虫对农药的抗性,是当今阻碍农药充分发挥应有防治效果和潜在效能的现实问题。随着杀虫剂用量的迅速增加和品种的不断更替,病虫抗药性日趋加剧。特别是粮、油、菜、茶、果等到主要作物,其抗药性更是几倍、几十倍的增加。四、不懂技术,防治对象不明确。病当虫打,虫当病杀,草做虫除,这首先是诊断错误,判别不清,导致错误用药,防治不佳甚至产生药害。如棉花现蕾后发生的红叶枯死病,叶脉变绿,叶肉紫红,呈猪肝色,叶片向下反卷,最终焦枯脱落,人们容易误认为是红蜘蛛危害;大豆田杂草菟丝子危害,导致大豆生长停滞,发育不良,误当成根结线虫病来治等等,当然是越治越严重。五、亩用水量不足和喷施药液浪费大。目前很多地区亩用水量不足15KG,很难保证药液均匀分部在整个田块或者病虫发生点,影响了病虫接触药液;同时我国农村普遍使用的喷药器具,仍然是几十年一贯制的工农-16型喷雾方法,费劳力、浪费大、易中毒、不安全、雾粒粗、防效差,可以说是“跑冒漏滴”液现象严重。据测定,这种喷雾法,粘着性差,沉积率低,其中70%—90%的药液白白浪费了,滴落在土壤里,流失在水域中,而且严重地污染了环境。所以应积极推广低容量喷雾、超低量喷雾、弥雾、静电喷雾等新的机具和技术,这是解决防治不佳减少浪费的有效途径。六、农药自身防效的局限。有些农药以某些病虫有良好的防治效果,但对另一些病虫却无能为力,防效极差。七、施药时间未把握好。昆虫的活动受日夜交替规律的支配,也有自己的“生物钟”。如菜粉蝶(菜青虫成虫)、棉大卷叶蛾、稻蝗等都喜欢在光照充足白天活动,而鳞翅目夜蛾和部分螟蛾科害虫,都在晚上活动、交配、产卵危害动物。因此,我们应掌握害虫的活动规律,在一天中,分别不同时间,有针对性地“按时服药”,才能达到最佳效果。八、天气条件的制约。不同的气象条件与农药的防治效果息息相关。不同的温度、湿度、光照、风力、阴晴等对病虫的发生、活动规律和防治效果影响如下:1、温度:在一定温度范围内,较高的气温会增强药剂的渗透力,加快毒杀速度,有利于提高药效。但气温超过一定范围后,药效反而会降低。一般来说,气温在20℃-30℃范围内用药,其效果比气温在20℃以下的天气条件下使用要好。因此,在晴天施药,最好选择在上午11时以前和下午4时以后进行,避免在中午高温条件下施药。2、湿度:在雨季,由于降水多,空气湿度大,对药效有一定影响。对大多数乳剂农药而言,由于湿度大,会相对降低其浓度,加大药液流失,从而降低药效。但对有的撒施粉剂农药,有利于药粉与作物茎叶的黏附,则能提高药效速度。3、风:大风能促进药剂的挥发和散失,造成药剂浪费,同时易导致药液飘散增加空气污染,甚至会造****身农药中毒事故。因此,大风天气时不宜喷施农药,在静风或微风条件下施药较好。  4、光照:光的强弱与药杀效果有一定的关系,一是强烈的光照能加快药剂的挥发与分解,使药效期缩短。如有机磷农药遇光容易分解失效,这既是乳剂农药多采用茶褐色瓶装的缘故,又是利用阴天或晴天傍晚施药的道理。二是在强光下,作物新陈代谢旺盛,气孔张开,农药容易对作物产生药害。三是很多夜出性害虫,白天处于隐蔽栖息状况,至黄昏开始出来采食。比如地老虎幼虫每当日出后便躲进土壤中,日落后便出来危害作物;还有稻苞虫、卷叶螟幼虫遇晴天高温时便躲在心叶和虫苞内,晚上或阴天出来危害作物。(顺口溜:喷药选天气,晴阴较适宜;雨天药效低,药随雨流地。)九、天敌的减少,生态平衡受到破坏,导致害虫再度猖獗,形成了恶性循环。十、兑药水质的原因。水有硬水和软水之分。井水、矿区水、某些山区的泉水多为硬水,稀释农药效果差,;而塘水、河水、溪流水多为软水,矿物质含量少,稀释农药效果好。鉴于以上原因,要想解决农民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存在着花钱买药、受累打药,到头来却没见到什么效果的现象,一是提高农民自身缺乏科学使用农药意识,二是植保部门要加强对病虫害情报发布,情报发布要及时准确,同时要指导农民群众使用好农药,三要示范用药,在防治病虫害的时候,要组织专家和技术人员深入田间地头,面对面地向农民讲解农药使用方法,使农民群众对症下药、适时打药、准确配药、施药到位、合理混用,既提高防治效果,又保护农药资源。  
耕种帮提供实用种植技术
|查看最新肥料报价 | 查看最新杀虫剂报价 | 查看最新杀菌剂报价 | 查看最新除草剂报价 | 查看最新调节剂报价 |
上一篇:引起红提葡萄结果不均匀的因素 下一篇:怎样防治辣椒细菌性叶斑病
 
最新文章
导航

您还未登录,立即登录?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