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施药前排干水:稻田喷施
除草剂前排干水,主要是让杂草全部露出水面,充分接触药液,从而达到较好除草效果。草龄大小不一,大龄草可浮面,小龄草甚至刚萌芽。使用
除草剂前如果不排水或田块不平整,排水不彻底,就会导致小龄草没有接触到药液,造成除草失败,产生杂草二次危害的后果。二、施药24小时后灌水:水稻、稗草、千金都是禾本科植物。化学除草时,实际上它们都接受了
除草剂,杂草死亡而水稻不死的原因是水稻可以自己分解这类
除草剂(如氰氟草酯、五氟磺草胺、双草醚等),要求及时回水是因为水稻在有水的时候活力强,解药能力更好。一方面能预防水稻产生药害。植物靠芽尖生长点吸收药剂而起作用,所以利用水稻与杂草高度不一样,保水淹住单子叶杂草心叶,起到杀草作用;而水稻心叶在水面以上,则相对安全。但倘若遇大雨或灌水过深淹没禾心,则同样也会对水稻产生药害。另一方面要求24小时回水是保障
除草剂药效。晒田是促进水稻根系(干长根,有氧长根)发育的重要手段之一,当然这个手段也是利于杂草根系发育的。使用
除草剂后如果回水不及时,田间缺水,会造成杂草根系快速发育,从而会让杂草有可能扛过
除草剂,直接导致除草失败。如使用氰氟草酯后及时回水,氰氟草酯杀死了千金草的茎叶,根系淹在水中不能快速发育,千金草就能掌握在可控制范围。因此,在
除草剂使用后再回水对于杂草来说无疑雪上加霜!更能提高杀草的效果。三、保水5-7天:保水的作用很简单,就是达到以水控草的目的。利用水层(通常3-5厘米,不宜过深或过浅)起到封闭杂草二次萌发的效果。合理保水能促进水稻壮苗早发,达到以水控草,促苗抑草,提高
除草剂的效果。保水5-7天后,结合追肥,水稻已占据了田块空间,杂草萌发后,也很难造成危害。长期断水的田块极易造成草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