豌豆属豆科植物,为一年生或二年生攀缘草本植物,是我市义和庄、刁窝、高官庄、豆庄等乡镇早春种植的主要经济作物,主要是采摘豌豆的嫩夹出售,而豌豆褐斑病每年都侵染危害,影响豌豆嫩夹的外观和品质,造成出售难,现在介绍一下豌豆褐斑病症状及防治方法。 一、豌豆褐斑病的症状 豌豆褐斑病主要为害豌豆叶、茎及豆荚。叶片染病产生圆形淡褐色至黑褐色病斑,病斑边缘明显,斑上具针尖大小的小黑点。茎部染病,病斑褐色至黑褐色,纺锤形或椭圆形;豆荚病斑稍凹陷,向内扩展波及到种子上。 二、.防治技术 1、合理轮作由于该病除浸染豌豆外,还浸染其它豆类,为不使病菌在土壤和作物残体中残留侵染,采取重病田与非豆科作物实行2-3年的轮作。 2、选用抗病品种 根据我是气候、地理情况,选用高产、优质抗病品种。 3、建立无病留种地,从无病株采种 对使用自留种的,应建立单独的留种地,要严格控制各种病虫害的发生,采摘无病、健壮、充分成熟的豆荚留种。 4、种子严格消毒,培育无菌壮苗 播种前进行种子处理,用70%
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或50%敌菌灵可湿性粉剂拌种。也可将种子在冷水中浸泡4-5小时后,置入50-55℃温水中浸种5分钟,移入冷水中冷却、晾干后播种。 5、选择高燥地块,合理密植 种植环境湿度过大,种植密度过高,易导致该病的发生,因此要选择地势高,排水性好,土壤通透性好的土地种植,并严格控制种植密度,根据品种情况,合理密植。 6、喷药防治发病初期及时用药防治药剂可选用:70%
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75%
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喷雾防治。隔7-10天防治1次,连续防治2-3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