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间苗定苗。大白菜长出两片真叶俗称“拉十字”时,进行第一次间苗,株距4—6厘米;当大白菜长到5—6片真叶时,进行第二次间苗,株距7—10厘米;当11—12片真叶时,即团棵时,可进行定苗。间苗要求在光照充足,气温较高的中午前后进行,以鉴别和剔除病株,保留壮苗。保留的壮苗要求大小均匀、整齐一致。每次间苗后要及时浇水,使土壤踏实,保护根部。二、浇水降温。大白菜幼苗期正处在高温期,高温是这一时期的气候特点,浇水是最有效的降温措施。浇水可分为三次,首次在播种当天;第二次在幼苗顶土时;第三次在幼苗出土后。浇水可降低土温5—6℃,防止芽苗热土烫伤,并能够有效预防病害。三、防治虫害。危害大白菜的害虫主要有蟋蟀、蝗虫、蚜虫、菜螟、菜青虫等。蚜虫繁殖快,危害程度严重,可用
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喷雾防治。菜螟、菜青虫等其它害虫可用高效
氯氰菊酯等药剂防治。当幼苗刚出土时,常会有蟋蟀等害虫危害,可选用
毒死蜱拌豆饼或麦麸制成毒饵,于傍晚前后撒施在白菜垄间,能够有效防治害虫。四、适时蹲苗。莲座期也叫发棵期,是大白菜进行光合作用最旺盛的时期。为使大白菜发棵大,外叶肥、叶色绿、叶肉厚,制造出更多的养分,供给叶球生长发育,提高单株产量。这个阶段的主要管理措施是适当蹲苗,促进根系下扎。在蹲苗前浇足水,使上下层土壤吸透水,然后及时中耕,切断土壤毛细管,防止水分蒸发,蹲苗期一般掌握在10—15天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