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入户调查时有农户反映,发现家里的有一些红薯表皮变黑,但是切开后里面没事,不影响食用,时间长了,这些红薯就会干缩发硬产生龟裂,不知是怎么回事。我查阅资料、图谱后得知这是红薯黑痣病引起的,又叫红薯黑皮病,主要为害薯块,病斑仅限于皮层,不深入组织内部,发病轻时可食用。生长期间地上茎、叶无症状,薯块发病,初生浅褐色小斑点,后扩展成黑褐色近圆形或不规则形大斑。收获时,薯块表皮有黑褐色病斑象黑痣,湿度大时,病部产生灰黑色霉层。受害病薯易失水,逐渐干缩,发病重时,病部硬化,产生微细龟裂,影响产品质量和食用价值。 防治措施: 1、选用无病种薯,培育无病壮苗。 2、加强管理。轮作;春薯适当晚栽;浇水时避免大水漫灌。 3、药剂防治。 ①种薯消毒:育苗时将劣质种薯去除,然后对种薯用50%
多菌灵浸泡10分钟,防止种薯带菌。 ②薯苗消毒:薯苗剪下后同样用上述药液浸泡根部(约10厘米)10分钟,防止薯苗带病。 ③薯田土壤消毒:栽秧时,亩用50%
多菌灵1-3千克,与一定量的细土混均匀制成药土,浇水栽秧后,把细土撒到行间,最后覆土,可杀灭土壤中的黑痣病菌。 ④入窖前药剂处理。红薯入窖前,用
多菌灵药液浸沾红薯,然后在凉晒2-3天,薯块干燥后再入窖储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