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精确定量栽培是根据水稻高产的生育规律,在最关键的叶龄期,采用最少的作业次数,最经济的种、肥、水、药,获得最高的产量和最大的效益,它是一种“省工、节本、增产、高效”的适用栽培技术。采用“水稻精确定量栽培技术”,可以满足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等综合要求。该项技术在麒麟区已引进推广了四年,今年全区重点在沿江、珠街两个乡镇水稻高产创建样板上示范推广水稻精确定量栽培技术,核心示范推广面积520亩。为科学、严谨推广运用该技术的,充分发挥该技术的增产优势,麒麟区农业中心科技人员精心组织,认真落实,严格按照水稻精确定量栽培技术要领推广运用。重点抓好五点:一、培育壮秧。通过培肥秧床,扣种稀播,秧苗生长期追施断奶肥、送嫁肥等措施培育壮秧;二、扩行。改过去的宽窄行条栽【(6寸+3寸)×3寸】为等行距条栽,行距为26.7厘米;三、减苗。减少基本苗,常规栽培每亩4—4.4万丛,基本苗9—10万苗,精确定量栽培每亩2.5万丛,基本苗6—7万苗;四、控水。按照浅—湿—晒—浅—湿的技术进行科学管水,即:浅水栽插返青,分蘖前期湿润,分蘖后期晒田,孕穗中后期及抽穗灌浆前期保持浅水层,乳熟期湿润;五、调肥。
氮肥施用上改过去的仅施
基肥、分蘖肥两次
肥料为四次施肥,即:
基肥、分蘖肥、促花肥、保花肥,施用比例为3:3:2:2,做到前肥后移,满足水稻不同时期对养分的需求。通过该技术的示范推广,将提升麒麟区水稻生产科技水平,促进麒麟区水稻生产迈上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