棒菜是一种高产蔬菜,亩产可达5000公斤,在富民县广泛栽培。富民县一般在秋冬季节进行栽培。一、土壤的选择及适宜温度棒菜对土壤的要求不太严格,它在各地土壤里都能良好生长,但对温度要求较为严格,幼苗生长适温为20~26℃,叶片生长适温为15℃左右,茎部膨大的气温要求在16℃以下,而以平均气温在13~8℃最为适宜。二、育苗技术及苗期管理1.苗床的选择与播种。尽可能选前作病虫害较少的田块,1.1米开厢,沟深20厘米。墒面上可铺3厘米厚的过筛细土,用800倍液的
多菌灵水浇透。按1平方米3克的种子均匀地撒在上面再盖上细土。2.苗床的管理。有雨时,用小棚膜遮一下,出土后用1000倍液的
甲基托布津溶液用洒壶洒一次,出真叶后可间一次苗把过细的苗拔掉,做到苗均匀一致、苗齐、苗壮。三、大田的整理及施肥1、施足底肥是夺取高产的关键。可按亩施2500公斤腐熟
农家肥、
磷肥50公斤、
尿素20公斤均匀地撒施在田中,再进行翻耕、耙平。2、整墒。先在施好肥的田块中进行整厢,挖好围沟(围沟深30厘米),按4米宽开厢(沟深20厘米)每厢定植8行,株距35~40厘米。3.定植。幼苗3~4片真叶可移栽,不宜栽太深,浇足定根水。4、追肥。定植缓苗后追肥,第一次用少量的人畜粪追肥。第二次追肥在茎基部开始膨大时进行,以后看长势再追施1~2次。5.中耕除草。整个生育期要进行2~3次的中耕除草。五、病虫害的防治棒菜主要病虫害有病毒病、霜霉病、蚜虫、菜青虫等。病毒病用病毒灵或病毒毙克500~800倍液喷施。霜霉病用70%的乙锰、20%瑞毒霉800~1000倍液交替使用防治。蚜虫可用40%氧化乐果或
敌敌畏600~800倍液防治,菜青虫可用
敌百虫或敌杀死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