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田常见杂草主要有播娘蒿、刺儿菜、苦苣菜、荠菜、灰菜等,近几年调查发现个别村有野燕麦、雀麦和节节麦。受气温、雨量、土质、杂草种子在土壤中的埋藏深度及栽培等因子影响,麦田杂草群落及发生数量在区域间、田块间差异较大。小麦田杂草危害时间长,受冬季低温抑制,常年有两个出草高峰,第一个出草高峰在播种后10~30天,第二个出草高峰在开春气温回升后。早播的麦田,秋季雨水多、气温高,冬前出草量大;春季雨水也多,杂草发生量也大。晚茬麦冬前出草量少,春季出草量较多。遇秋冬干旱、春雨较多的年份,早播麦田冬前出草量少,开春后常有大量杂草萌发。因前茬作物不同,麦田杂草发生数量及草相明显不同。冬季麦田以禾本科杂草危害为主,春后阔叶杂草生长旺盛。1、以播娘蒿、刺儿菜、苦苣菜、荠菜、灰菜等阔叶杂草为主的麦田,在冬前或早春每亩用使它隆200克/升氯氟吡氧乙酸乳油20~25毫升,或使它隆200克/升氯氟吡氧乙酸乳油20~25毫升加20%2甲4氯水剂150毫升,或25%
灭草松水剂100~150毫升加20%2甲4氯水剂150毫升加水喷雾防除。也可以选用奔腾36%唑草?
苯磺隆可湿性粉剂,冬前杂草齐苗后每亩用5~7.5克,早春每亩用7.5~10克,加水30~40公斤喷雾。此外,麦喜5.8%双氟?唑嘧胺悬浮剂对猪殃殃、麦家公、大巢菜、泽漆等大多数阔叶杂草茎叶处理效果好。2、对禾本科杂草与阔叶杂草混生的小麦田,可以按以上方法分两次进行,秋播前后防除禾本科杂草,初冬或早春再防除阔叶杂草,或将以上有关药剂混配使用。为保证后茬作物安全,禁止使用氯磺隆、
甲磺隆及其复配剂。3、对发现有野燕麦、雀麦和节节麦的麦田,及时拔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