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种帮种植技术 农资信息

水果种植技术蔬菜种植技术害虫大全
药材种植技术粮油种植技术杂草大全
频道分类 : 农业信息 有机农业 农业种植技术 粮油种植 蔬菜种植 水果种植 药材种植 杂草图谱 害虫图谱 肥料知识 农药知识 咨询解答 农业知识 栽培技术

农药对土地的污染现状及对策

2017-06-16 13:33 作者:李先生  

  
农业种植技术
  农药,是重要的农业生产资料。在保证果蔬、粮食及其他作物质量方面不容忽视。然而,近年来,农药的不合理使用在带来经济效益的同时,也给环境、大气、水环境、生态带来巨大污染,土壤受到的污染更为严重。  沂南县耕地面积94万亩,每年农药使用量量高达800吨,40%是除草剂,50%是杀虫剂化肥使用量15万吨,对耕地造成严重污染。造成土地板结、营养不均衡等现状。残留农药经过降水、地表径流和土壤渗滤进入水体中,会导致土壤和水环境质量的恶化,破坏生态、影响生物多样性。  农药进入土壤的途径有三种情况:(1)农药直接进入土壤包括施用的除草剂,防治地下害虫的杀虫剂和拌种剂,防治线虫和苗期病虫害的农药与种子一并全部施人土壤;(2)以保护作物为防治草病虫害为目的的喷洒农田的各类农药,有相当部分落于土壤表面或落于稻田水面而间接进入土壤;(3)随着大气沉降,灌溉水和植物残体也化作土壤。  土壤农药对农作物的影响主要表现是农作物生长的影响和农作物由于从土壤中吸收农药而降低的产品质量。一般水溶性的农药植物容易吸收,而脂溶性的被土壤强烈吸附的农药植物不易吸收。蚯蚓是土壤最重要的动物,它对保持土壤良好的结构和提高土壤肥力有着重要作用。但是有些高毒农药能在短期内毫不犹豫地把蚯蚓杀死。杀菌剂不仅杀灭或抑制了病原微生物,同时也危害了一些有益微生物。随着单位面积农药用量的减少,除草剂杀虫剂对土壤微生物的影响进一步消弱,杀菌剂对土壤微生物的负面作用将显现。  土壤是农业的生命,防治土壤污染工作势在必行。启动农药残留治理工程,以治理现存残留、控制新增污染为重点,集成推广农药残留微生物治理、农药减量使用、病虫害物理防治和生物防治技术。在农药残留比较严重的耕地中,施用能够降解农药残留的微生物制剂,缩短农药降解周期。在农药用量大的农作物重点种植区,推广应用高效施药器械和药效提升助剂,设置杀虫灯、粘虫板等物理防虫设备,应用性诱剂、天敌、生物农药、中草药杀菌剂等生物防治技术,提高综合防治效果,有效减少化学农药用量。  防治土壤污染的措施有:  1.实施化肥零增长行动。化肥减量施用的关键是要树立绿色增产的理念,大力推广科学施肥,提高用肥的精准性和利用率,鼓励农民多使用绿肥和农家肥。重点是扩大测土配方施肥使用范围,推进配方肥进村入户到田。同时,要积极推进新型肥料产品研发与推广,集成推广种肥同播、化肥深施等高效施肥技术。要结合高标准农田建设,大力开展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行动,研究利用补贴方式鼓励引导农民推进秸秆还田、种植绿肥、积造农家肥、增施有机肥,合理调整施肥结构,着力提升耕地内在质量。力争到2020年,实现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推广覆盖率达到90%以上,化肥利用率达到50%以上,全县主要农作物化肥使用量实现零增长。  2.实施农药零增长行动。坚持综合治理、标本兼治,实现科学用药和精准施药。加强对农药使用的管理,强化源头治理,规范农民使用农药的行为。全面推行高毒农药定点经营,建立高毒农药可追溯体系。实施好低毒低残留农药使用试点,逐步扩大补贴项目实施范围,加速生物农药、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推广应用。鼓励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对农民使用农药提供指导和服务,大力推进专业化统防统治与绿色防控融合。确保到2020年主要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统防统治覆盖率达到60%以上,农药利用率达到50%以上,全县主要农作物农药使用量实现零增长。  3.研制高效、低毒、低残留、中草药杀菌的新农药。  4.提倡生物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成本低、效果好、污染少。物理防治提高综合防治效果,有效减少化学农药用量。  5.大力推广农村新能源建设大中型沼气工程,推广“畜-沼-果蔬”(粮食)模式生态循环农业基地。据测算沼渣沼液在生态循环基地中使用,每年每亩可减少化肥用量100公斤,减少农药1公斤,可减少支出300元。其生产的绿色和有机农产品最低可每公斤提高经济价值0.6元,可产生经济效益3000元以上。每亩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基地若全部利用沼渣沼液进行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每年可产生直接经济效益2000元以上。通过实施生态循环农业,生产出的无公害农产品不但提高了产品质量,而且减少诱发人类疾病的机会,为人类健康提供了保障。同时通过生态循环农业基地的建设和实施,优化了生态环境,显著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解决由于大量连续使用化肥农药而造成的土壤盐渍化和严重板结等难题;  综上考虑,在防治病虫害发生的同时,控制化学农药的使用,推行农药减量增效使用技术,规范农药使用技术是农业科技工作者防治、减轻土壤污染的新课题。农药污染治理是一场攻坚战、持久战,需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要着力做好五个“强化”和五个“加大”:强化顶层设计、加大规划实施力度,强化依法推动、加大监管执法,强化财政保障、加大社会参与,强化监测预警、加大科技支撑,强化政策创设、加大监督考核。多措并举,狠抓落实,确保农药污染防治工作取得新突破、迈向新台阶。    
耕种帮提供实用种植技术
|查看最新肥料报价 | 查看最新杀虫剂报价 | 查看最新杀菌剂报价 | 查看最新除草剂报价 | 查看最新调节剂报价 |
上一篇:夏玉米“一增四改”技术指导方案 下一篇:大姜病虫害综合解决方案
 
最新文章
导航

您还未登录,立即登录?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