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稻谷的贮藏特点 1、稻谷的颖壳较坚硬,对籽粒起保护作用。稻谷的颖壳能在一定程度上抵抗虫害及外界温、湿度的影响,因此,稻谷比一般成品粮好保管 2、大多数稻谷(如籼稻)无后熟期。在收获时就已生理成熟,具有发芽能力。同时稻谷萌芽所需的吸水量低。因此,稻谷在收获时,如连遇阴雨,未能及时收割、脱粒、整晒,那么稻谷在田间、场地就会发芽。保管中的稻谷,如果结露、返潮或漏雨时,也容易生芽。 3、稻谷不耐高温。过夏的稻谷容易陈化,烈日下暴晒的稻谷,或暴晒后骤然遇冷的稻谷,容易出现“爆腰”现象。二、稻谷的储藏方法 1、控制水分。稻谷的安全水分是安全储藏的关键,一般早、中籼稻收获期正是高温季节收获后易干燥,入库水分低,能达到或低于安全水分。但晚粳稻收获时是低温季节,不易及时干燥,入库原始水分大,应及时进行干燥处理,有烘干设备的应在春暖前处理完毕,没有烘干设备的,应利用冬、春季节的有利时机进行暴晒,将水分降到度夏标准以内。2、清杂。稻谷中含有的有机杂质含水量高、吸湿性强、载菌多,呼吸强度大,特别是进仓时由于自动分级现象而易形成杂质区,糠灰等杂质使粮堆孔隙度减小,湿热积聚堆内不易散发,这些都是储藏的不安全因素。因此,入仓前进行风扬或过筛,把杂质降低到0.5%左右可大大提高储藏稳定性。 3、秋后通风降温。秋凉以后及时通风降温,缩小分层温差,是防止稻堆上层结露,中下层发热的有效方法。特别是早稻入库粮温高,为了及时解决这一矛盾,入库后就应及时通风,降低粮温,要求使粮温接近气温水平。秋凉后抓紧有利气候条件,将粮温迅速降至15℃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