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藕因其水面较浅,水温变化大,易受外界气温影响,导致病毒病发生重于深水藕。对其防控应从农业措施、生态措施和化学措施三方面入手。 一、农业措施。麦收前后,阳光辐射强烈,水温升高快,是浅藕病毒病的潜育期,应注意及时补充新水,如水质浑浊变劣,考虑部分或全部更换池水,7-10天一次。 二、生态措施。藕池周围张挂一定数量的黄色粘虫板,或安装一台频振式杀虫灯,对飞虱、蚜虫等进行物理控制,切断病毒病传播媒介。此外,藕池四边每隔10-15米栽植柳树或杨树,形成部分遮阴,营造一定的生态小气候,也能有效降低病毒病发生几率,特别是藕池南面和西面适当栽树更有必要。水池中放养少量小杂鱼,与青蛙共同构成生态屏障,形成对害虫的立体控制格局也有作用。 三、化学措施。麦收之前的5月底、6月初,实施一次化学喷药,选择氨基寡糖素或阿泰灵等低毒高效或生物制剂,加入芸薹素1000倍液和
磷酸二氢钾0.3%,通过提高浅藕抗性来减少发病。喷药时间是在露水干后和日落前的低温时段,可以加入有机硅提高药液粘着性,增强防效。此方法建议只用一次,否则对水生食物链有一定破坏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