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种帮种植技术 农资信息

水果种植技术蔬菜种植技术害虫大全
药材种植技术粮油种植技术杂草大全
频道分类 : 农业信息 有机农业 农业种植技术 粮油种植 蔬菜种植 水果种植 药材种植 杂草图谱 害虫图谱 肥料知识 农药知识 咨询解答 农业知识 栽培技术

玉米大斑病的识别特征及防治技术

2017-06-16 01:16 作者:李先生  

  
农业种植技术
识别特征:玉米大斑病的病原菌为大斑突脐蠕孢菌,属半知菌亚门突脐蠕孢属真菌。玉米大斑病主要为害叶片,严重发生可为害叶鞘和苞叶。发生初期在叶片上形成水渍状斑点,逐渐沿叶脉扩展,不受叶脉限制,形成黄褐色或灰褐色梭形病斑。病斑中间色浅,边缘较深,气候潮湿时病斑中间出现大量灰黑色霉层,后期常纵裂。病斑一般长5-10厘米,宽1-2厘米,有的可长达20厘米以上。在感病品种上病斑较大,严重发生时多个病斑连片,可导致叶片枯死。在抗性品种上的梭形斑较小,为黄褐色或灰绿色,外围有明显的黄色褪绿晕圈。  防治技术:(1)农业防治:种植抗病品种。(2)化学防治:在发病初期,用50%氯溴异氰脲酸(绿亨六号)水溶性粉剂1000倍液、40%氟硅唑乳油(杜邦福星)8000倍液、10%苯醚甲环唑(世高)水分散粒剂1500-2000倍液、50%异菌脲(扑海因)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0-800倍液、20%三唑酮(粉锈宁)乳油1000-1500倍液、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倍液任选其一喷雾。同时可加入云大120的1500-2000倍液、绿风95的600倍液和1%-3%的尿素,提高植株抗病能力。每隔7-10天喷药1次,连喷2-3次。  
耕种帮提供实用种植技术
|查看最新肥料报价 | 查看最新杀虫剂报价 | 查看最新杀菌剂报价 | 查看最新除草剂报价 | 查看最新调节剂报价 |
上一篇:油菜根肿病的危害症状及防治方法 下一篇:绿肥栽培技术
 
最新文章
导航

您还未登录,立即登录?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