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种帮种植技术 农资信息

水果种植技术蔬菜种植技术害虫大全
药材种植技术粮油种植技术杂草大全
频道分类 : 农业信息 有机农业 农业种植技术 粮油种植 蔬菜种植 水果种植 药材种植 杂草图谱 害虫图谱 肥料知识 农药知识 咨询解答 农业知识 栽培技术

高海拔中稻区稻瘟病重发原因及综防技术探讨

2017-06-15 02:36 作者:李先生  

  
农业种植技术
摘要:稻瘟病是水稻上的主要病害,尤其是单季中稻区发病更重,一般年份产量损失10%左右,重病年份损失30—50%,严重发病的田块可造成绝收,尤其是穗颈瘟具有隐辟性、暴发性、毁灭性。因此,组织协作功关,研究稻瘟病的发生規律与综防技术,对水稻可持续增产意义重大。关键词:稻瘟病发病原因综防技术1造成稻瘟病发生流行的主要因素:一是大面积种植感病品种;二是田间存在大量致病力强的菌源;三是环境气候条件有利于发病。当三者同时具备时则病害发生流行。其次是土壤条件与水肥管理对病害的发生有一定的影响。1.1品种感病品种是导致病害发生流行的主要内因。根据田间调查资料可以看出,品种间的抗病性差异显著。如2004年周宁县稻瘟病大发生流行,感病品种D优527普遍发生穗颈瘟,发生面积148hm2,损失率在18.35—82.7%。加权平均达49.9%,而其它较抗病品种的损失多在7—15%之间;其二是抗病品种大面积种植多年后,田间产生新的致病力强的生理小种,导致抗性丧失。如桂朝2号品种,1979年至1981年在周宁县种植均表现较抗病、高产稳产,1982年田间产生新的生理小种,导致抗性丧失,引起穗颈瘟大发生流行,发病面积2800hm2,占水田面积39.5%,平均穗病率高达87.3%,加权平均损失率达31.2%,重病田绝收;又如抗病品种两优航2号,自从2005年引进我县种植以来至2010年均表现抗病高产,种植面积逐年夸大,成为我县的主要当家品种,2011年由于抗性丧失【可能是田间产生新的致病力强的生理小种引起】,导致穗颈瘟大暴发流行,全县种植两优航2号面积800多hm2,穗颈瘟发生100%,其中损失率达50%以上面积占400多hm2,绝收面积150hm2。加权平均损失率达47.3%。1.2菌源田间存在大量致病力强的菌源是病害发生流行的先兆。当田间产生大量的急性型病斑、或后期多出现剑叶叶忱瘟的年份,稻瘟病则易发生流行。1.3气候高海拔中稻区(600m以上),由于山高、雾大、露重、适温高湿的气候有利于发病,如果感病时期:苗期、分蘖期、破口抽穗期如再遇上阴雨连绵、热带风暴或台风暴雨的影响,则可造成病害流行。反之,少雨,日照多的年份则病轻,因为阳光有杀伤或抑制病菌活动的能力,亦能阻止孢子的萌发和侵入。如2004年我县中稻多在8中、下旬破口抽穗,而当年8月中受14号台风“云娜”的影响,下旬又能受18号台风“艾利”的袭击,水稻最感病时期遇上恶劣气候,造成穗颈瘟大发生。发生面积3447hm2占水稻面积64.6%,其中感病品种D优527绝收56hm2全县产量损失达6063.9T;又如2011年8月25-29连续有阵雨,30日又受今年11号台风“南玛都”登入我省影响,8月31日至9月2日连续3天下大雨,而今年我县中稻多数品种都在8月下旬破口抽穗,水稻最感病时期遇了上恶劣气候,造成穗颈瘟大发生流行,发生面积1667hm2,占水稻面71%,其中两优航2号种植面积800多hm2,穗瘟发病面积100%,绝收面积150hm2,全县产量损失达6126T.1.4栽培管理不当因粮价低、种粮效益差、田间管理粗放、水肥管理差、偏施氮肥、少施磷钾肥现象突出,碳氮比值低,田间稻株徒长、嫩绿、贪青抗性弱,再加上田间叶瘟未及时控制,菌源多,穗颈瘟最感病时期(破口抽穗)多数人未及时喷药预防,导致诱发穗颈瘟发生流行。2综防技术。必须认真贯彻执行“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以农业防治为主,化学防治为辅,植保部门要加强监测力度,有关科研部门要逐年检测当地的生理小种,为领导决策,指导大田防治提供科学依据。2.1选用抗病品种因地制宜选择抗病品种是防治稻瘟病的有效措施。重病区应不种或少种上年度表现感病的品种,同时要加大抗病新品种的引进、试验、示范力度,筛选出适宜本地区推广的优质抗病良种,并要注意品种的合理布局,以防当家品种连续多年大面积种植,当田间产生新的致病力强的生理小种时便可造成抗性丧失,导致病害暴发流行。2.2健身栽培创造不利于病害发生,有利于水稻生长的环境条件,提高水稻的抗病力。一是因地制宜,合理密植;二是科学施肥,增施有机肥,要按土壤普查结果进行配方施肥,追肥要早要重,但砂质田、浅底田保肥力差,不宜重攻头,要采取适量多次施肥的方法;三是科学管水,要做到浅水插秧、深水护苗、浅水促蘖、适时烤田、后期干干湿湿。2.3植保部门要加强监测力度,及时发出病虫情报,指导农民防治。2.4科研部门对本地区稻瘟病的生理小种要逐年检测,为当地领导决策与指导农民防治提供科学依据。2.5关键时期喷药保护,秧苗期、分蘖期、破口抽穗期是水稻最感病的生育期,尤其破口抽穗期是穗颈瘟的最感病时期,各地要因地制宜,根据植保部门的《病虫情报》及时喷药预防,若破口抽穗期遇上恶劣气候(据当地气象预测若遇上阴雨连绵或台风暴雨),应及时施药防治,防治次数视品种的抗性与气候而定。每隔七天喷药一次,连喷2—3次,药剂可选择75%三环唑、40%克瘟散、15%稻瘟丹等。可选其中一种施用,喷药时雾点要细、要均匀。  
耕种帮提供实用种植技术
|查看最新肥料报价 | 查看最新杀虫剂报价 | 查看最新杀菌剂报价 | 查看最新除草剂报价 | 查看最新调节剂报价 |
上一篇:枣疯病防治 下一篇:秋季桑园管理技术要点
 
最新文章
导航

您还未登录,立即登录?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