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西瓜间作杂交向日葵是利用两种作物在生长过程中的时间差和空间差进行合理优化组合的一种种植模式,实现土壤资源、光热资源的有效利用,经济效益明显增加。?一、选地整地?选择五年以上未种过瓜的中等以上肥力的壤土或沙壤土为好。在上年秋翻前,深压腐熟有机肥每亩3000公斤。三月下旬滚耙保墒,要求地平、土碎、无根茬。?二、品种选择?1、西瓜选用早熟品种如抗病早冠龙、抗枯早冠龙、早霸。?2、食葵选用LD5009、SH909、CL135、RH3146;油葵选择S33、T562、内葵杂3号等。?三、种子处理?购买的种子若未包衣,可采取以下方式任选一种进行处理。?1、药剂浸种可用0.1%的高锰酸钾溶液浸种半小时捞出用清水淘洗,然后用清水浸种4-6小时。?2、药剂拌种用种子重量0.6%的25%
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拌种,可预防枯萎病;用100种子用50%
辛硫磷200毫升拌种,可防止地下害虫。?3、温汤浸种将种子置于55℃的热水(2份开水兑1份凉水)中,不断搅拌并随时适量补充热水,保持55℃水温10-15分钟,加少许凉水使温度降至25-30℃,再继续浸泡4-6小时。?四、种植方式及播种时间?1、西瓜平作覆膜,中至中1.5米,等行距种植,株距43厘米,亩留苗1034株;也可以采取开沟起垄栽培,中至中3米进行开沟,沟口宽60厘米,沟深30厘米,垄面宽2.4米,西瓜种于距沟边15厘米处,株距43厘米,亩留苗1034株。?2、早西瓜于4月10日左右播种,播种前深施磷二铵40公斤/亩+
尿素7.5公斤/亩+
硫酸钾复合肥10公斤/亩。平作西瓜采用先坑种后覆膜,用90公分地膜覆盖;开沟起垄采取先覆膜后种。?3、葵花于6月5-10日播种,平作的点种在膜的两个边上,距西瓜苗30厘米,株距43厘米,亩留苗2067株;开沟起垄的葵花点种在沟边两侧,三角点种,株距30厘米,亩留苗1482株,墒情不足要坐水点种。?五、田间管理?1、要及时查苗补苗,补苗的种子要进行消毒,浸种催芽,种植露白即可补种。?2、要及时进行间苗、定苗,西瓜长出3-4片真叶时间苗、定苗同时进行,定苗后立即封口。?3、在西瓜伸蔓期浇水,要均匀浅浇,在瓜的膨大期看墒情浇水。?4、瓜膨大期,用3两/亩
磷酸二氢钾配成溶液进行喷施,也可与
农药一并进行喷施。?5、西瓜采收后结合浇水要给西瓜追施
尿素10公斤/亩,同时要进行中耕除草,促进葵花的生长发育。?六、病害防治西瓜最常见的病害是枯萎病和炭疽病。?1、西瓜枯萎病?又称蔓割病、重茬病。是西瓜最严重的病害之一,是一种毁灭性病害。从苗期,拉蔓期到结瓜期都可发生。在拉蔓期到结瓜中期,如温度高、湿度大、发病很普遍,连作地发病尤为严重,轻则减产,重则绝收。该病与生育期有明显的关系。果实膨大期为发病高峰期,果实开始成熟病害发展趋于稳定;属于顽固性土传病害。?(一)发病原因:?连作地、土壤粘重、排水不良、地温低、耕作粗放、偏施
氮肥易诱导发病。(二)症状:?发生枯萎的原因主要是病菌阻塞维管束孔,妨碍水分和矿物质营养输送,从而引起茎叶枯萎。发生枯萎病的病株茎蔓基部表皮纵裂,常有少许琥珀色胶状物溢出。有时纵裂处腐烂,致使皮层易于剥离,经观察:当部分枝蔓萎蔫时,根系已部分腐烂;至全株萎蔫时,根系已全部腐烂,病株很易从土中拔起。?(三)化学防治:?1、选择五年以上未种过瓜类蔬菜的土地种植,或与其它蔬菜实行三年以上轮作。?2、土壤消毒:50%
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每亩4公斤,混入细干土,拌匀后施入穴内。?3、药剂灌根:预防发病:无论有无病害发生,在西瓜苗期、拉蔓期,盛花期分别灌根,以预防和减轻病害的发生,每株灌药液不低于250克。药剂如下:?①3%噁霉·甲霜水剂600倍液、30%噁霉灵水剂800倍液灌根。?②3.2%噁甲水剂300倍液或60%福·甲硫可湿性700倍液灌根。?③95%噁霉灵可湿性粉剂3000-4000倍液灌根。?以上药剂每隔7-10天灌一次,连续3-5次可获得较好的防治效果。?2、西瓜炭疽病?炭疽病是西瓜上的重要病害之一,此病不仅危害西瓜,还可危害籽瓜、甜瓜等。一般减产在15-20%,严重年份可减产30%以上,多在生长后期发生,造成叶片干枯和果实腐烂,也是瓜类运输和贮藏期引起烂果的主要原因。?(一)发病原因:?多雨、低温、
氮肥过多是诱发本病的重要因素。?(二)症状:?此病在瓜类各生长期都发生,生长中后期危害较重。幼苗受害,多发生在近地面的茎基部,引起幼苗猝倒,病部长有黑色小点。叶片上的病斑为圆形或近圆形,黑褐色,外围晕圈为紫黑色,有时病斑上出现轮纹。病斑扩大相互组合,干燥时,病斑破裂或病组织脱落叶片死亡。?(三)化学防治:?根据发病规律,应在幼苗期喷1次药,拉蔓至结果前间隔7天连喷2次。发病重的瓜田,结果后每隔7-10天喷1次,连续3-4次,同时混喷微肥。常见的药剂主要有:?1、25%
咪鲜胺乳油1000倍液或1%的多抗霉素水剂300倍液喷雾。?2、70%丙森锌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30%苯噻氰乳油1000倍液喷雾。?3、50%醚菌酯干悬浮剂3000倍液或2.5%
咯菌腈悬浮剂1000倍液喷雾。?4、20%溴菌清乳油500倍液喷雾。每隔7天喷施一次,连续2-3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