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6-15 01:23 作者:李先生
1、选择适宜的作物和品种,第一间套种的作物对大范围的环境条件的适应性在共处期间要大体相同。如水稻与花椰菜、甘蓝等对水分条件的要求不同,它们之间就不能实行间套作。第二作物形态特征和生育特征要相互适应,以利于互补地利用环境。如高杆直立与矮杆塌地品种搭配,株型紧凑与松散对应,叶子大小尖圆互补,根系深浅疏密结合,生育期长短前后交错,喜光与耐阴结合。第三作物搭配形成的组合具有高于单作的经济效益。2、建立合理的田间配置,处理好主、副作争阳光、争空气、争空间、争水肥的矛盾。保证主作的密度与产量的前提下,适当提高副作的密度级产量。高杆作物加宽行距缩小株距,矮生作物增加种植行数,使高杆作物通风透光,发挥边行优势。尽量缩小前后茬作物共生的时间,以免互相影响。间套作物对土壤养分要求不同,根系深浅不同合理搭配。3、采取相应的栽培技术措施,如劳力、技术、肥料等,随时调整主副作的关系,促进作物间向互利方向发展。虽然合理安排了田间结构,但它们之间仍然有争光、争肥、争水的矛盾。为了使间套作达到高产高效,在栽培技术上应做到:(1)适时播种,保证全苗,促苗早发;(2)适当增施肥料,合理施肥,在共生期间要早间苗,早补苗,早追肥,早除草,早治虫;(3)施用生长调节剂,控制高层作物生长,促进低层作物生长,协调各作物正常生长发育;(4)及时综合防治病虫;(5)早熟的早收。
声明:内容来自农学专业学生供稿,仅作为种植技术推广普及,如有误或侵犯您的利益,可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感谢合作。
耕种帮种植网联系电话18577074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