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最新肥料报价 |
查看最新杀虫剂报价 |
查看最新杀菌剂报价 |
查看最新除草剂报价 |
查看最新调节剂报价 |
1、脐腐病是番茄生产上较为常见的一种生理性病害,在番茄如拇指大小到着色成熟前均可发病,病斑只发生在果实顶端的脐部。病斑初为水浸状暗绿色,不久变为暗褐或黑色的直径1~2厘米或更大的坏死斑,其下部果肉干腐收缩,脐部凹陷,有时龟裂,果实变扁,果肉变甜。严重时病斑扩大到半个果面,果实停止膨大,提早变红,果皮柔韧、无光,失去食用价值。2、脐腐病发病原因一是果实膨大期,水分供应不均衡,尤其干旱情况下,或根系吸水能力弱时,水分供应失衡,果脐部争夺不到水分使其生长发育受阻,形成脐腐;二是缺钙造成脐部细胞生理紊乱,导致发病。3、影响脐腐病发病条件(1)土壤质地。沙性强、漏水漏肥严重及盐碱重地块发病重。(2)地势。坡度大,水肥易流失的地块发病重。(3)土壤含钙量。土壤含钙素、有机酸偏少,尤其是可溶性钙不足时易发病。(4)生育阶段。在番茄大量开花结果期出现供水不足,或过晚追施肥料,突然提高了土壤溶液浓度时发病重。4、防治方法(1)保持良好的通风透光条件,降低湿度。(2)结果期根际温度维持在18-20℃。(3)控制均匀的湿度。(4)保持土壤PH值大于5.5。(5)生产中一旦发生脐腐病,可及时向幼果喷施0.4%的氯化钙水溶液,对缺钙性番茄脐腐病的调治效果很好。
声明:内容来自农学专业学生供稿,仅作为种植技术推广普及,如有误或侵犯您的利益,可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感谢合作。
耕种帮种植网联系电话18577074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