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播前准备1、精细整地:对玉米秸秆还田量大的要与深松耕配套,同时秸秆必须粉碎质量高,增加底
氮肥(在正常施底氮的情况下增加5公斤
尿素),如进行旋耕其深度必须达到15厘米以上,并且要精细整地,播前耙压,达到地块平整、上虚下实、无明暗坷垃,以确保播种质量。2、底墒充足:适宜的土壤墒情是培育壮苗的关键措施,小麦出苗最适宜的土壤含水量为田间持水量的70%-80%(手感标准为:手抓能成团,松手落地能散开),墒情不足的应采取多种形式造墒。3、施足底肥:亩产500公斤以上目标产量的麦田,每亩底施
肥料:磷酸二铵(含纯N18%、P2O546%)13~15公斤,
氯化钾(K2O60%)5~10公斤,
尿素11公斤。亩产400公斤以上目标产量的麦田,每亩底施
肥料:磷酸二铵(含纯N18%、P2O546%)11~13公斤,
氯化钾(K2O60%)4~8公斤,
尿素10公斤。二、精细播种1、选择优质高产品种:选择本区域审定通过三年以上试验示范经大面积推广具有高产、稳产、抗逆性强等优良性状的早冬性石新828、婴泊700、农大399、衡4399、衡6632、中麦155等品种。2、种子处理:①小麦全蚀病:用12.5%硅噻菌胺悬浮剂(全蚀净)200-300毫升,兑水5公斤,拌麦种100公斤,搅拌均匀堆闷6-8小时,晾干后播种。②小麦黑穗病类、根腐病、纹枯病等:选用3%
苯醚甲环唑悬浮种衣剂30毫升兑水100-150毫升,处理种子10-15公斤,堆闷3小时后晾干播种;或选用6%
戊唑醇悬浮种衣剂5-6克兑水150-200毫升,拌麦种10公斤,堆闷6小时后晾干播种。③防治地下害虫:可选用480克/升
毒死蜱乳油100毫升,或40%
辛硫磷乳油200毫升,兑水5公斤,拌麦种100公斤,拌后堆闷2-3小时,晾干后播种;或选用5%
毒死蜱颗粒剂2-3公斤均匀撒施后再翻地播种。④防治早期蚜虫:选用70%
吡虫啉处理种子,每70克
吡虫啉对水1500毫升稀释成母液,均匀拌种20-25公斤,待吸收晾干后播种。3、适期播种:小麦适宜播种期为10月8~13日。4、种植形式、播量及播深:采用行距为15厘米的等行距种植,在适播期内的基本苗,每亩18~23万,适播期以后每晚播一天,播量增加1斤。播种要保证下籽均匀,深浅一致,播深4厘米左右,防止缺苗断垄。对于秸秆还田整地质量差以及土壤水分不足的地块,可以在播后3~4天浇蒙头水或出苗后3~4天浇出苗水,其作用是踏实土壤、补充土壤水分,以保证出苗及苗期生长。5、播后镇压:播后镇压可踏实土壤,对培育小麦冬前壮苗和预防冻害效果明显,应大力普及播后镇压技术。6、严禁麦田放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