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6-14 21:41 作者:李先生
当前,我县晚稻生长已进入中后期,田间荫蔽、湿度大,十分有利于各种病虫害的发生危害。各农户要加强田间检查,及时施药防治,以确保晚稻增产丰收。一、第四代三化螟发生预报1、发生期:该虫第三代本田加权平均受害率为0.01%;残虫量最高为4头/亩,低为0头,加权平均为0.5头/亩,与去年同期齐平。根据我站田间调查,结合该虫历年资料及田间苗情、气象情况等因素综合分析,预报该虫第四代发生期如下:螟蛾羽化盛发期9月14日~24日螟蛾羽化高峰期9月17日~19日蚁螟孵化盛期9月21日~10月1日蚁螟孵化高峰期9月24日~26日2、发生程度:预计该代三化螟为轻、局部中等偏轻程度发生,发生面积约0.5万亩。主要依据,田间残留虫源量偏少。3、防治适期:9月21~10月1日4、防治意见①在三化螟螟蛾羽化盛期内,使用频振式杀虫灯诱杀三化螟成虫。②药剂防治:在该虫防治适期内按照禾苗先大胎破口先用药,后大胎破口后用药的原则结合防治晚稻其它病虫害兼治该虫。可选用三唑磷、毒死蜱、毒?辛、杀虫双等农药按说明用量兑水喷雾。二、稻飞虱据我站近期调查,田间稻飞虱成若虫虫口密度高的为298头/百丛,加权平均35头/百丛,主要在晒田效果不佳的田块发生。预计第六代稻飞虱为中等偏轻程度发生,发生面积1.7万亩,防治适期在9月18日~25日。由于受成虫回迁和第六代残虫的影响,预计第七代稻飞虱为中等偏轻、局部中等程度发生,发生面积约1.0万亩,防治适期在9月下旬至10月上旬。防治措施:可选用吡虫啉、烯啶虫胺与吡蚜酮复配剂等农药按常规用量兑水喷雾,施药时田间保留浅水层。三、稻纵卷叶螟据我站近期调查,田间蛾量最高为263头/亩,低为0,加权平均56头/亩。预计第六代稻纵卷叶螟为中等偏轻程度发生,发生面积1.7万亩,防治适期在9月18日~25日。防治措施:当田间禾苗幼虫量达30头/百丛以上时施药防治,选用丙溴磷、毒死蜱、阿维菌素等农药按说明用量兑水喷雾。四、稻纹枯病据我站调查,田间稻纹枯病病丛率高的为41.9%,低为0,加权平均15.3%。预计晚稻中后期稻纹枯病为中等程度发生,发生面积2.3万亩,病害流行盛期在9月中旬至10月上旬,防治适期在9月15日至25日,各农户要加强田间检查,凡病丛率达15%以上应及时施药防治。防治措施:可选用井岗霉素、井冈?三唑酮等农药按常规用量兑水喷雾。五、稻瘟病据我站近期调查,老病区和常规稻稻瘟病病叶率高的达15.2%,加权平均1.5%。预计中后期稻叶瘟为轻、局部中等程度发生,发生面积0.5万亩。病害流行盛期在9月5~25日。预计穗颈瘟为中等偏轻、局部中等程度发生,发生面积1.2万亩,病害流行盛期在10月上、中旬。防治措施:可选用35%三环唑悬浮剂、45%米鲜胺水乳剂、1000亿芽孢/克枯草芽孢杆菌可湿性粉剂等农药按说明用量兑水喷雾。预防穗颈瘟应在大胎破口期喷一次,齐穗期喷一次,连续喷2次。六、稻细菌性条斑病该病遇台风雨时易发病,防治上要重点掌握台风雨前后的施药防治,预计中后期稻细菌性条斑病为轻、局部中等偏轻程度发生,发生面积0.3万亩。防治措施:可用10%叶枯净可湿性粉剂100克或20%叶枯宁可湿性粉剂150克,兑水50公斤喷施。七、鼠害据调查,以山边、沟边和高田埂的稻田害鼠发生重,预计晚稻中后期鼠害将达中等程度发生,发生面积2.3万亩。防治措施:可用80%敌鼠钠盐配制成毒饵,采用竹筒毒饵站方法进行灭鼠。
声明:内容来自农学专业学生供稿,仅作为种植技术推广普及,如有误或侵犯您的利益,可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感谢合作。
耕种帮种植网联系电话18577074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