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种期是防治多种小麦病虫害的关键时期,也是预防白粉病、蚜虫早期危害、减轻早春发生程度的有利时机。今年我市麦播期应重点做好全蚀病、纹枯病、腥黑穗病、根腐病等土传、种传病害,以及地下害虫(蛴螬、金针虫)和小麦吸浆虫等病虫害的防治,以压低其发生基数,减轻春季防治压力。对全蚀病发生区,播前必须进行种子精选,用125克/升全蚀净悬浮种衣剂20毫升或30克/升敌萎丹悬浮种衣剂60毫升处理麦种10公斤;重发地块可在播种前用药剂进行土壤处理,每亩使用70%
甲基硫菌灵(
甲基托布津)或50%
多菌灵2-3公斤加细土20-30公斤,犁后撒施并耙匀。对纹枯病、根腐病、散黑穗病等为主的病害,可选择使用2%立克秀湿拌剂或60克/升悬浮种衣剂、30克/升
苯醚甲环唑等按推荐剂量进行小麦种子包衣或拌种。对小麦腥黑穗病发生区,要更换种子,并进行药剂拌种,可用3%敌萎丹悬浮种衣剂20毫升,加水150毫升充分混匀后,倒入要处理的10公斤种子上,快速搅拌,直至药液均匀分布于每粒种子上。对地下害虫(蛴螬、金针虫)的防治,可选用
辛硫磷、甲基异柳磷等药剂拌种,秸秆还田麦田尤其要加大地下害虫的防治力度。努力扩大化学除草面积,减轻杂草危害。对多种病害和虫害混合发生区,要大力推广应用
杀菌剂和
杀虫剂复合的种衣剂或拌种剂进行包衣或种子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