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种帮种植技术 农资信息

水果种植技术蔬菜种植技术害虫大全
药材种植技术粮油种植技术杂草大全
频道分类 : 农业信息 有机农业 农业种植技术 粮油种植 蔬菜种植 水果种植 药材种植 杂草图谱 害虫图谱 肥料知识 农药知识 咨询解答 农业知识 栽培技术

大豆豆杆蝇的防治

2017-06-14 07:27 作者:李先生  

  
农业种植技术

  昨天,一农户拿来几棵大豆病株和几棵健株,通过对两者对比发现,病株弱小、叶片黄化,特别是嫩叶黄化更为明显,新根少发且弱。把主茎纵向剖开发现,主茎内有一种很小的肉虫,茎秆维管束已被破坏并充满了小虫排泄物。通过以上诊断我们断定这是豆杆蝇危害所致。由于这一害虫体形较小,活动隐蔽,极易被忽视而错过最佳防治期,导致减产,损失严重。  一、形态特征:豆秆蝇体型小,成虫体长2.5毫米,幼虫体长3-4毫米,蛹长筒形,长2.5-2.8毫米。冬季以蛹在大豆秸秆、叶柄中及其他寄主上越冬,翌年春天陆续羽化。  二、危害症状:豆秆蝇俗称豆杆穿心虫,常见的有豆秆黑潜蝇、豆梢黑潜蝇、豆根皮蛇潜蝇和豆根蛇潜蝇等,主要为害多种豆类植物,在我县危害最重的是夏大豆和部分迟播的春大豆。豆杆蝇一般从苗期开始危害,初孵幼虫蛀入豆类主茎、侧枝和叶柄内蛀食髓部和木质部,形成隧道,影响营养及水分的输导,使受害作物叶片黄化,似缺肥缺水状,病株显著矮化,重者茎中空、叶脱落,以致死亡,造成缺株。成株期受害,花、荚、叶过早脱落,造成豆荚减少,秕粒增多,千粒重降低而减产,极大地影响了豆类作物的产量和品质。老熟幼虫在茎秆壁上咬一羽化孔,在羽化孔附近的茎内化蛹。  三、防治措施:  1、农业防治:发现受害病株及时拔除,大豆收获后及时清理田间残枝落叶并集中烧毁,冬前深翻晒垡压低越冬虫蛹基数。增施基肥、提早播种、适时间苗、轮作换茬。  2、药剂防治:药剂防治应在成虫盛发期至幼虫蛀食前进行较好(一旦蛀入茎秆内部,防治就比较困难了),可用40%的乐果或氧乐果、50%辛硫磷乳油、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等1000倍液,或75%灭蝇胺可湿粉剂1500倍液均匀喷雾。在防治成虫的基础上,隔6至7天再防治一次幼虫,效果更好。幼虫一旦蛀入茎秆内部,可用上述药剂进行灌根,并用叶面肥或营养调节剂进行叶面喷施,以增强植株抗病能力。  

耕种帮提供实用种植技术
|查看最新肥料报价 | 查看最新杀虫剂报价 | 查看最新杀菌剂报价 | 查看最新除草剂报价 | 查看最新调节剂报价 |
上一篇:大豆烂荚是咋回事 下一篇:小麦播种后加强杂草防治
 
最新文章
导航

您还未登录,立即登录?

确定 取消